经济困境不会因政治动荡而消失,反而会因此加剧。相反,经济结构转型或经济质量提升需要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东北非国家因为长期受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干预,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在全球化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两国为了获取石油利益,强行划分了中东北非地区的国界线,埋下了日后长期存在的国与国之间、教派与教派之间的纷争,确立了以资源、劳动力出口为主的殖民地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对抗主导了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埃及等一些国家又形成了依赖外国援助的“乞讨经济”。冷战结束后,美国在中东北非地区一家独大,埃及、巴林、约旦等国对美国过渡依赖,利用美国提供的支持对抗经济改革的要求。因此,中东北非地区苦难的政治史使其畸形的经济结构长时期延续下来。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东北非地区作为全球经济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最先断裂了,并由经济上的困难引发了政治动荡。但是,正如美国“对外关系协会”主席哈斯所言,埃及的革命成功了,而革命之前的所有问题依然存在,没有一个得到解决。经济结构转型需要一个高效的政府,但是埃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产生这样一个政府;经济结构转型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显然埃及何时能社会稳定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政治动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使一些国家的国内政治斗争激化,政府职能弱化,不能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基本保障。突尼斯、埃及政变后,新政府迟迟未能建立,街头政治还在延续,政治势力正在重新分化组合,短期内很难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政府。以埃及为例,“穆斯林兄弟会”是一个带有深厚伊斯兰色彩的政党,代表要求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宗教势力,目前临时掌握国家权力的军方是国家权力中的实力派,还有目前正分化组合的数十个政党。这三派力量均在埃及政治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一派都不可能被排除在政府之外,三股力量的实力基础、权力来源、执政理念和行为模式大不一样。当下,埃及正在军方的主导下制定新宪法,但是任何一部新宪法都必须满足这三股力量的需求。历史上,这三股力量从来没有密切合作过,未来要形成一个稳定的合作框架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利比亚、也门的政局更是令人担忧,因为部族势力的存在,长期陷入内战的可能性不可排除,人民将因此而被抛入绝望的深渊。因此,现在的中东政治动荡仅仅是开了个头。
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仅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就经历了三次阿以战争、两次伊拉克战争和一次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可谓是战火连绵不断,人民渴望和平的心情极为迫切。近期的政治动荡正在加剧地区局势恶化,让和平可望而不可及。阿以冲突和伊朗问题是中东地区的两大历史性难题,直接关系到中东北非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阿以冲突涉及到中东地区的所有国家,是中东稳定最大的挑战。过去三十多年,阿以之间能够避免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关键在于埃及、沙特等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签署和平协议,达成了一定的妥协。但是,中东相关国家政府同以色列妥协了,中东的人民并不认可,政府和人民之间在以色列问题上有相当大的认识落差。在政治动荡过程中,中东北非国家的民族情绪上升,阿以之间的矛盾更加突显,阿以和谈将被无限期推迟。与此同时,伊朗的生存环境却获得改善。2003年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后,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地位得以上升。在这次动荡中,沙特、巴林等国家的什叶派纷纷走上街头,争取政治地位。一方面,以伊朗为基地的什叶派力量可能加强;另一方面,阿拉伯国家可能拉开同以色列的距离,缓和同伊朗的关系。
美欧等西方国家对中东北非地区的干涉可能加剧,中东人民独立自主的梦想将被无情地打碎。外国干涉是中东地区经济畸形、政治动荡和战火纷飞的根本原因,因而排除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干涉也是阿拉伯国家复兴的前提。但是,长期政治动荡却可能引来更严重的干预。目前,利比亚陷入内战,要求国际社会军事干预的呼声很高。日前,联合国通过决议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限制卡扎菲政府的军事行动自由。美欧再次继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后对中东地区实施军事干涉。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干涉和中东地区稳定之间似乎形成了一个难解悖论,美欧为了获取稳定的石油供给,不断地干预中东政治以维持所谓的地区稳定,但是美欧的干预却直接导致了地区局势动荡。因为美欧对中东事务的长期干预,中东的伊斯兰极端势力已经把美国作为首要的攻击目标。“9·11”事件后,美国为了打击恐怖主义,再度深度介入中东事务,结果引发了更大的反美浪潮。此轮中东变局,引发地区权力平衡变化,美国的核心利益受损,必将引起新一轮的恶性循环。
(《东方新闻周刊》2011年5月9日创刊号)
科特迪瓦“一国二主”的战争
《东方新闻周刊》驻科特迪瓦特派记者 边丽梅
在经过数月的政治暴力后,作为国际社会承认的大选获胜者,科特迪瓦总统阿拉萨内·瓦塔拉于5月6日在位于阿比让的总统府宣誓就任总统。但是,科特迪瓦是否能结束冲突,还是一个未知数。这也是摆在瓦塔拉政权面前的一道难题。
推迟五年的大选
2010年10日30日,科特迪瓦选举委员会宣布,科总统大选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推迟了5年之久的科特迪瓦总统大选将于31日举行。
据科特迪瓦选举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巴巴·古里巴里·尼古拉斯介绍,本次大选的选票已经分发到了全国的2万个投票站,预计将有550万注册选民参加投票。为了确保大选期间国内局势的安全稳定,共有8000名警察和士兵部署在全国各地。此外,法国也将派军队协助维护科特迪瓦大选秩序。联合国、非洲联盟、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和欧盟等国际组织派出了1000多名观察员,对大选过程进行监督,以保证选举结果的公平和透明。
29日,科特迪瓦总统候选人的竞选活动已经结束。在全国14位候选人中,现任总统巴博被外界认为胜算较大,他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前总统贝迪埃和前总理瓦塔拉。
这次大选让科特迪瓦人等待太久。时任总统巴博的任期本应该在2005年10月结束,但是一场内战不仅耽误了大选,也导致科特迪瓦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2002年9月,科特迪瓦反对派发动政变未遂,引发内战,共造成5000人死亡,数千人受伤,100多万人流离失所。反政府武装随后控制了北部地区,与南部的政府军形成对峙,政治危机也造成了经济和社会的停滞不前。2003年7月,在法国的斡旋下,科特迪瓦敌对双方宣布结束内战、停止对立,但是解除反政府武装的计划一直没有实施。2004年,科特迪瓦局势再次恶化,暴力冲突不断发生。2007年3月4日,科特迪瓦总统巴博和反对派武装政治领导人索罗在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签署和平协议。双方同意在短期内组建新政府,恢复居民身份清查和解除武装进程,为早日举行大选作准备,索罗被正式任命为政府总理。同年11月,双方同意2008年11月举行大选。但由于筹备工作进展滞后,选举被迫推迟。2009年5月,科特迪瓦总理索罗宣布当年11月举行大选,但是由于选民注册无法按时完成等原因,大选再次被迫推迟。
历经数次推迟,科特迪瓦大选最终能够举行汇聚了太多人期盼的目光。20世纪60、70年代,科特迪瓦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创造了“经济奇迹”。80年代,受到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出现困境。20世纪90年代中期曾一度复苏,但是2002年科特迪瓦发生内战后,经济状况再度恶化,失业率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在国家发展的艰难局面下,这次大选的举行给科特迪瓦广大民众带来了新的希望。对于科特迪瓦人来说,不管是现任总统巴博赢得连任,还是前总统贝迪埃再次当选,抑或是瓦塔拉脱颖而出,都是可以接受的结果。因为不管谁当选,摆在新任总统面前的都是同样艰巨的任务:稳定社会秩序,对国家进行恢复重建,发展经济。外界舆论认为,本次科特迪瓦大选的象征意义似乎更加深远,如能顺利举行,则意味着科特迪瓦结束了长达数年的南北对峙,国家管理重新走上正轨,对整个国民精神是一个很大的提振。
国际社会认可前总理
科特迪瓦选举委员会于2010年12月2日宣布,反对派领袖瓦塔拉(Alassane Ouattara)当选总统。正式计票结果显示瓦塔拉以54%的选票战胜竞选连任的总统巴博(Laurent Gbagbo)。12月3日,科特迪瓦宪法委员会推翻了选举结果,宣布巴博赢得选举。此前,科特迪瓦大选结果迟迟没有公布,致使该国最大城市阿比让发生多起暴力冲突,至少4人丧生。
2002年爆发内战后,科特迪瓦实际处于南北分裂状态。因此,此次总统大选被寄予厚望,被认为是实现持久和平、走向统一的历史性步骤。但大选却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时任总统巴博和前总理瓦塔拉均称自己选。
2010年12月4日,科特迪瓦时任总统巴博在总统府宣誓就任新一届总统。巴博获得军方支持。此后不久,前总理瓦塔拉也通过“邮件”宣誓就任总统,并在阿比让高尔夫酒店举行就职典礼。联合国、欧洲联盟、非盟等国际组织承认瓦塔拉当选,但先前多次斡旋无果而终,巴博拒绝下台。两人分别宣誓就职,科特迪瓦出现了“一国二主”的不和局面。
12月4日下午,同属反对派阵营的现任总理索罗向瓦塔拉递交辞呈。瓦塔拉随即任命索罗为总理,展现自己的“总统”权力。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声明说,第二轮投票“透明而可信”,选举结果得到了他的特别代表的认证和国际社会的认可。他敦促巴博“为了国家利益”,与有关方面就“政治过渡展开合作”。
美国、欧盟、法国均承认瓦塔拉当选。法国总统萨科齐敦促巴博及其支持者“尊重科特迪瓦民众的意愿”。美国总统奥巴马说:“我祝贺瓦塔拉赢得总统选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国际组织也宣布承认瓦塔拉是当选总统。
军方表示效忠巴博
2010年12月4日,时任总统巴博在总统府举行宣誓仪式时说,这几天他注意到了非常严重的干涉科特迪瓦内政的情况。
科特迪瓦军队总司令芒古率高级官员对巴博表示祝贺。芒古表示,军队首领们宣誓效忠,并重申他们已经准备好执行总统交付的任何使命。但仍掌控科特迪瓦北部大部分地区的反对派武装表示,他们不认可巴博的连任,并相信瓦塔拉才是科特迪瓦的合法领导人。
宪法委员会主席恩德尔说,鉴于瓦塔拉阵营有“阻止投票(给巴博)”和“武力威胁”等行为,宪法委员会废除了7个北部地区的计票结果。
南非前总统前往调停
12月4日,一些民众在街道上燃烧轮胎、游行示威,支持瓦塔拉当选。人们担心,选举纠纷演变成两名候选人支持者间的暴力冲突。南非前总统姆贝基赶到科特迪瓦,代表非洲联盟调停政治危机。
就在独立选举委员会公布计票结果前,科特迪瓦军警在瓦塔拉团队一间办公室内开枪打死4人。这起枪击事件发生数小时后,巴博的竞选办公室遭受袭击,致使两人受伤。
科特迪瓦军方发言人此前宣布,“科特迪瓦海陆空边界从2日20时(北京时间3日4时)起关闭,禁止所有人和货物往来。”
军方随后又宣布,“立即切断所有外国媒体在科特迪瓦的传播信号”,以阻止其对选举的报道。
重新陷入内战
科特迪瓦意为“象牙海岸”,曾是法国殖民地,位于非洲西部。面积3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800多万。
2002年9月,科特迪瓦爆发内战,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形成南北割据的局面,国家从此一蹶不振。为最终结束长达8年的政治危机,科特迪瓦决定举行总统选举。在2010年10月31日的第一轮投票中,没有候选人得票过半数,巴博和瓦塔拉作为得票领先者参加第二轮选举。
看似荒诞的两位“总统”,实际上折射出内战裂痕至今仍难以弥合。投票结果被取消的7个地区正是反对党领导人瓦塔拉获得广泛支持以及反政府武装盘踞的根据地。此举导致瓦塔拉损失近10%的票数,瓦塔拉当然不肯束手就范。双方可谓势均力敌,背后也都有武装力量支持。随着危机不断加深,科特迪瓦重新陷入内战的深渊。
2011年3月4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发表声明,强烈要求巴博立即下台,“指挥或参与袭击平民的军政官员要对其行为负责”。
巴博和瓦塔拉阵营相互指责对方武装人员劫掠平民。 一些国际非政府组织指认两派武装实施报复性杀戮。
自科特迪瓦选后危机以来,非盟一直未放弃寻求和平解决科政治僵局的努力。2011年3月10日,非盟调解科特迪瓦危机高级委员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闭门会议,商讨解决科特迪瓦政治危机之道。该委员会再次确认瓦塔拉在2010年12月31日的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胜,并要求瓦塔拉成立一个广泛的权力分享联合政府,让巴博体面下台。然而,巴博阵营拒绝了这一提议,该阵营发言人唐·梅洛表示,非盟高级委员会的建议就是成立权力分享政府,但巴博阵营根本无法接受。
2011年3月23日,尼日利亚总统乔纳森在首都阿布贾出席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共体)第三十九次首脑峰会时表示,科特迪瓦政局不稳严重威胁西非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并敦促联合国采取更加果断的行动以结束科特迪瓦的政治危机。
2011年3月17日,瓦塔拉组建“科特迪瓦共和军”。28日开始分东、西、中三路向南进攻,据信夺取中西部城镇达洛亚、重镇迪埃奎以及东部城镇邦杜库。
迫于军事压力,巴博3月29日呼吁瓦塔拉阵营立即停火,称愿意与其对话。但停火要求被拒绝。瓦塔拉阵营指责巴博的停火请求意在“转移注意力”,称所有和平解决方案已“用尽”。而巴博阵营发言人唐·梅洛29日则说,巴博不放弃“抵抗的合法权利”。
支持科特迪瓦前总理阿拉萨内·瓦塔拉的武装于2011年3月30日占领科特迪瓦政治首都亚穆苏克罗。瓦塔拉阵营要求洛朗·巴博“数小时内和平放弃权力”,威胁继续向南进攻巴博阵营根据地、经济首都阿比让。
瓦塔拉阵营武装发言人莱昂·阿拉30日宣布:“‘共和军’控制了亚穆苏克罗。”
不过,巴博阵营人士告诉《东方新闻周刊》记者,双方在亚穆苏克罗城内发生激战。
“对话和停火的时间已过去……(巴博)有数小时和平放弃权力的时间,否则我们将向阿比让进发,”瓦塔拉“内阁总理”纪尧姆·索罗30日说,“到时候,他面临的状况将更复杂。”
联合国统计,自2010年总统选举后,科特迪瓦至少有462人因暴力冲突丧生,大约100万人流离失所。
在瑞士日内瓦的国际红十字会女发言人克里米萨斯(Dorothea Krimitsas)说:“星期二(3月29日)在迪埃奎至少有800人被打死。”她说,这个死亡人数的消息是3月31日与4月1日赶赴战斗现场的红十字会代表所收集的。
3月30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15个成员国就1975号决议表决,全票通过这一决议。决议“强烈谴责科特迪瓦暴力升级”,敦促科特迪瓦各政治团体“尊重民众意愿和选举结果”。决议要求巴博“立即下台”,决定限制巴博夫妇及巴博的3个主要助手出行,冻结他们的资产。
联合国安理会要求科特迪瓦立即停止暴力,决定采取“任何必要措施保护受暴力威胁的平民……阻止(武装人员)使用重型武器”。
当地时间3月31日,科特迪瓦前总理瓦塔拉的武装“科特迪瓦共和军”开始攻打经济首都阿比让,在阿比让附近与支持前总统巴博的武装人员发生激战。联合国驻科特迪瓦行动团说,截至3月31日下午,总计5万常规部队士兵弃械投降。 “科特迪瓦共和军”持续4天攻打巴博“属地”,控制了全国80%的地区。在阿比让以外的大多数地区,“科特迪瓦共和军”或完全没有遭遇抵抗,或遭遇零星抵抗,推进顺利,即便在巴博的家乡,“科特迪瓦共和军”顺利攻破巴博的豪宅,进入到他的卧室,并控制科特迪瓦国家电视台。
科特迪瓦武装部队陆军司令菲利普·曼戈宣布投降。原先效忠于巴博的常规部队已基本放弃抵抗,仍死守阿比让的是科特迪瓦最精锐的共和国卫队和特种部队。
联合国驻科特迪瓦维和部队和法国驻科特迪瓦的“独角兽”部队4月4日在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配合科特迪瓦前总理瓦塔拉的武装,对总统府、巴博官邸及阿班和阿库埃多两个巴博阵营的重要军营发起进攻。《东方新闻周刊》记者在位于阿比让南部的马格里区也听到密集而猛烈的炮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4月4日发表声明说,联合国行动是“出于自卫和保护平民”的目的。
约4000名瓦塔拉武装成员4日抵达阿比让,与此前在阿比让与巴博武装交火的5000名士兵汇合。
同一天,法国总统府发表公报称,法国部队应联合国要求,参加了联合国驻科特迪瓦行动团的军事行动,以解除巴博部队的重型武器。
阿比让当地时间4月5日晚上11时,科特迪瓦前总统巴博的武装已经停止抵抗,巴博正在就交权问题与瓦塔拉阵营进行谈判。
巴博方面的发言人唐·梅洛称:巴博阵营的谈判条件包括同意瓦塔拉的总统地位,同时要求确保巴博阵营及其家属的安全和合法权益。
“一个国家的命运被外国像扑克牌一样玩弄”,巴博5号在接受法国电视台采访时这样形容当前局势,尽管有媒体称,巴博的总统官邸已经被瓦塔拉的武装控制,但他又拒绝承认前总理瓦塔拉为当选总统。
6日,由联合国和法国主导的科特迪瓦前总统巴博交权的谈判由于巴博坚持不肯让出总统权力而破裂。在联合国、法国未能通过谈判促使巴博宣布投降并放弃权力后,支持瓦塔拉的武装6日上午对巴博在阿比让的官邸发起“最后攻击”,巴博在军事上已经没有任何还击之力。
巴博投降 内战结束
4月11日,法国特种部队在总统官邸抓捕巴博,把他交给反对派领导人。法军坦克先前攻入总统官邸。巴博的另一名顾问贝尔纳德·乌丹说,如果没有法国部队帮忙,巴博不可能被抓。
联合国发言人法尔汉·哈克说:“联合国驻科特迪瓦行动团确认,前总统洛朗·巴博已向瓦塔拉武装投降,现阶段由他们拘押。”
随后巴博和家人被送去高尔夫酒店。守在高尔夫酒店的官员打算让巴博签署一份正式将总统权力移交给瓦塔拉的文件。
巴博被捕几个小时后,瓦塔拉控制的TCI电视台播放巴博的一段讲话:“我们要放下武器……这场危机应该尽快结束,以便让这个国家生活得以恢复(正常)。”
瓦塔拉11日当天发表简短讲话,强调“我们的国家翻过了历史的痛苦一页”,呼吁所有人“避免采取报复或暴力行动”。
联合国负责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阿兰·勒罗伊证实,巴博和妻子受联合国警察保护,“联合国宪兵现在确保巴博和他妻子的安全……联合国宪兵将陪伴巴博,即便他离开阿比让”。
瓦塔拉承诺,会采取一切措施保障巴博人身安全。
由瓦塔拉委派的科特迪瓦常驻联合国代表优素福·邦巴说,巴博将接受法庭审理。瓦塔拉11日还说,巴博将接受司法审判。一个“真相和解委员会”即将成立,以调查冲突中两派势力涉嫌杀害平民的相关指责。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路易斯·莫雷诺·奥坎波已经展开一项初步调查,以搞清科特迪瓦冲突中是否有人犯下战争罪和反人类罪。
在经过数月的政治暴力后,作为国际社会承认的大选获胜的科特迪瓦总统阿拉萨内·瓦塔拉于5月6日在位于阿比让的总统府宣誓就任总统。
科特迪瓦面临重建难题
有分析人士认为,巴博失败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首先,瓦塔拉团结了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联合了很多盟友。他任命原北方反对派武装领导人和原巴博政府总理索罗为其政府总理兼国防部长。索罗利用自己在原反对派武装中的地位,组建了支持瓦塔拉的“科特迪瓦共和军”,对巴博武装实施打击。
其次,联合国驻科维和部队和法国驻军从4月4日开始直接对巴博阵营采取军事行动,对其据点实施空袭,大大削弱了巴博武装的战斗力。
再次,巴博顽固的态度使他失去了体面下台的最后机会。同时分析人士认为,瓦塔拉击败巴博后将挑起恢复秩序、重建国家的重担,在这方面他面临严峻挑战。
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恢复经济活动,使民众生活正常化。
特别是在阿比让,民众已因战乱被困家中,面临严重的粮食、饮用水和药品短缺问题。该国银行也已关闭近两个月,许多民众已没现钱。这些问题如得不到解决,将会产生更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此前,对立阵营武装在阿比让交火的间隙,就有许多不法分子趁乱洗劫店铺和民宅。
而从长远看,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除了恢复治安和发展经济外,还必须努力实现全国和解。“科特迪瓦南北方分裂已经很多年了,必须加强社会凝聚力,使所有科特迪瓦民众能够相互接受,生活在一起。”一名当地观察家说。
法国曾经是科特迪瓦的殖民宗主国。这一特殊关系使瓦塔拉在国内遭受不小政治压力,他本人也多次澄清自己不是“外国的傀儡”。这一争论,在战斗结束后,势必还将持续。
(《东方新闻周刊》2011年5月9日创刊号)
苏丹北南分裂
《东方新闻周刊》驻苏丹特派记者 李志晖
2011年1月9日,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苏丹迎来了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公民投票,开始了苏丹的一个历史性时刻。按照苏丹北南双方于2005年签订的《全面和平协议》,面积相当于一个法国的苏丹南部在这天举行公投,决定是否独立建国。国际社会普遍希望这次公投能产生反映人民意愿的结果,使苏丹走上永久和平之路。
近400万苏丹南方登记选民开始在全国各地和8个海外国家投票,其中超过95%的选民在苏丹南方各州投票。选民凭身份证,核对登记名单后用染色的拇指在“统一”或“分离”选项上按下手印。选票随即投入选箱密封起来。
部署在各地约6万名警察严阵以待,维护治安。1万多名国内观察员和1500多名国际观察员在各投票点巡视观察,以保证公投透明公正举行。
2月7日,苏丹南部公民投票委员会在喀土穆正式宣布苏丹南部公投的最终结:在1月举行的苏丹南部公投中,98.83%的选民支持南部地区从苏丹分离,1.17%的选民支持国家统一。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如果半年过渡期内北南各项谈判进展顺利,世界将在7月9日出现一个新的国家——南苏丹国。
“苏人解”秘书长巴甘·阿蒙对《东方新闻周刊》记者说:“就南部独立后的国家名字问题政治局进行了多次讨论,先后提出了‘苏丹南部’、‘南苏丹’、‘尼罗河国’等名字,最后决定使用‘南苏丹’。之所以确定在新国名中有苏丹这个名字,是为了反映南北部之间的深厚联系,同时也是为未来实现统一打开希望的大门。”“苏人解”副秘书长亚希尔也表示,“新国家定名为‘南苏丹’,是为了加强双方的共同感情,为将来在新的基础实现统一打开大门,或两国建立邦联体制,这种选择是有利的,有利于提高南北部人民的士气。”
根据政党法,“苏人解”在南部的组织要重新进行登记,从今年7月8日开始,苏人解在北部和南部组织将脱离关系,单独活动。
几十年前的种子
政府办公平房里、低矮的茅草屋旁、芒果树下,选民在大大小小的投票站排起长龙。直到烈日当头,许多清早就步行前来排队的人仍然耐心站立,等待用拇指手印做出一个选择:两手相握代表“统一”,单手挥别代表“分离”。
“昔时因,今时果。”不论人们对这一刻感到兴奋、遗憾甚至痛苦,南部公投的种子,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就播下了。
苏丹被殖民时期,大部分人为穆斯林的北苏丹和多为传统信仰、基督徒的南苏丹长期分治。在独立后的55年中,苏丹南北长期在种族、宗教、文化上的裂痕和分歧导致了一系列暴力冲突,最近的一次战争是1983年至2005年间导致200多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沦为难民的北南内战。
精疲力竭的北南双方在国际社会的压力和促进下逐渐走向和解。2005年,苏丹政府与南方由加朗领导的反政府武装“苏人解”签订了《全面和平协议》,其中一项核心内容即为举行苏丹南部地区公投。
但随后几年,原想通过和平时机加快南部发展从而避免其真正分离的苏丹政府,却由于达尔富尔问题的困扰而精力分散。受多年战乱影响的南部眼看着自己在卫生、教育、人民温饱水平各方面远不如北,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加剧激起了南方人的怒火,“继续留在苏丹,永远是二等公民”的观念在民间逐渐蔓延。
随着预定公投时间的迫近,跃跃欲试的南方与并不情愿的苏丹政府之间分歧也越来越严重。就在公投前两个月,双方就公投是否如期举行一度剑拔弩张。苏丹政府主张必须在公投前解决北南边界划分、油田归属和石油收入分配、债务分担等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但这一要求被“苏人解”拒绝。随后,北南相互指责对方在边界增兵,气氛极度紧张。直到苏丹总统巴希尔鉴于国际社会和苏丹南方的态度做出让步,表示苏丹政府将尊重南方人民的选择,公投筹备工作才走上正轨。
三次军事政变
自1956年独立以来,苏丹经历了3次军事政变(1969年、1985年和1989年)。在1989年的政变中,巴希尔上台;1993年,巴希尔就任苏丹总统,并在此后四次大选中四次连任。
在巴希尔统治时期,苏丹建立起本国的石油工业,并于1999年成为石油出口国,目前年产原油超过1亿桶。随着大量石油的出口以及油价的高涨,苏丹经济近年来快速增长,成为非洲乃至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而经济上的良好局面,仍未能化解苏丹南北之间的差异,缓和南北之间的内战。就在巴希尔统治时期,苏丹南北之间的战争持续了10余年。
两次内战夺命数百万
独立后的苏丹历史,是一部内战与政变交织的历史,也是一部南北差异持续强化的历史,长期的冲突造成数百万人的伤亡。
1956年苏丹独立时,南北之间的内战已爆发一年,此为第一次苏丹内战。这场内战从1955年持续到1972年,持续了17年。1983年,第二次苏丹内战爆发,这次内战持续超过20年。
2005年,苏丹政府与南方叛军签署了《全面和平协议》,规定从2005年起,实行6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允许苏丹南方有限自治;过渡期结束后,苏丹南方将就是否独立举行全民公决。此外,协议还规定,南北双方平等分享石油收益。
在此之前,苏丹南方一直指责称,石油资源多位于南方,石油收益却多被苏丹政府和北方“夺走”。实际上,促成苏丹经济近年迅速发展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已经成为苏丹南北之间冲突的一个新导火索。
2005年的《全面和平协议》结束了长达22年的第二次内战。内战夺走了约200万苏丹人的生命,造成400万苏丹人流离失所。内战还摧毁了苏丹经济,导致食物短缺、饥饿和营养不良。由于内战,苏丹尤其是苏丹南方,整整一代人失去了获取基本医疗服务、教育和就业的机会。
苏丹不再战
本次公投共有近400万选民登记,占南方人口的一半。其中95%以上选民在南方投票,其余则在北方和8个海外国家投票。
北南投票出现了冷热不均的现象。在苏丹南方首府朱巴,街上不时传来音乐和歌声,南方人数最多的丁卡族民众跳起当地舞蹈,用土著语唱歌欢庆公投时刻的到来。而在苏丹首都喀土穆,许多投票点却人数寥寥,只有工作人员守着空空的投票箱度过了一周。
但让人欣慰的是,整个公投期间未发生一起与公投有关的安全事件。“这表明‘苏丹不再战’已成为北南各方的共识,”联合国驻苏丹特派团(联苏团)发言人科维多尔·泽尔若克对《东方新闻周刊》记者说,“但‘后公投’时期如何度过,以及如何实现今后长远发展,将是北南将共同面对的挑战。”
尽管许多苏丹人在政治、经济和情感上希望维护国家统一,但民调显示,占全体选民95%的南部地区,大多数人选择分离。一些南方人甚至已经开始自称“国家”,可他们说不清楚,在一个九成人口日均生活费用不足一美元、小学师生人数比例为千分之一的地区,“建国”基础何在?
按照设想,第193个国家(根据联合国名录)的人民将过上美好生活是因为苏丹75%的石油产自南方。但现实是,当人们静候宣布“胜利”那一刻时,一辆辆卡车满载数十吨粮油驶抵世界粮食署设在南部首府朱巴的粮库,准备救济仍在温饱线下挣扎的人们。
联苏团负责协调苏丹南部人道主义救援的最高官员莉兹·格兰迪说,近几年来,南方政府依靠石油收入大力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原先荒野般的南部已建起一些初具规模的城市,一些外国公司开始前来考察投资项目,但总体来说,苏丹南部仍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局势五个关注点
公投最终结果已于2月7日公布,98.83%的选民支持南部地区从苏丹分离,1.17%的选民支持国家统一。公投结果虽然已获得国际社会认可,但苏丹的未来前途和命运仍然难料。
苏丹巴希尔政权之所以允许公投和南苏丹独立,实非心甘情愿,是在“只要尊重公投结果,就考虑取消国际制裁和逮捕令,追加国际援助”的“胡萝卜加大棒”下才勉强接受的。
虽然已公投分离,但是,国际社会的关注不减以往。其主要关注点有五个方面:
关注一:
巴希尔是否会反悔?
目前,国际社会对苏丹和巴希尔本人的一系列制裁,大多是因为达尔富尔问题所致,南苏丹问题的圆满解决未必能换来他所期望的结果;一旦希望落空,事态可能会出现反复。
苏丹总统巴希尔此前表示,如果南部选民公投中选择分离,他将成为第一个承认该结果的人,但承认也不会是无条件的。他曾放风称,他决不会接受在公投中出现违规和错误,因为公投中所做出的选择是最终选择。
对于巴希尔政权会否反悔,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中国著名政治评论家黄一辉说:“反悔或承认皆有可能”。他说,因为2005年《全面和平协议》就是一个妥协的结果,是双方经过20多年冲突后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之下达成的。当时签订协议就含有妥协的成分。
黄一辉表示,公投最终结果已于2月7日公布,98.83%的选民支持南部地区从苏丹分离,但是,“作为非洲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巴希尔当然不希望南部这块相当于法国面积的领土分离出去。巴希尔也曾身着军装,曾向反对党喊话呼吁建立联合政府。”巴希尔公投前曾一直呼吁不希望国家陷入分裂,这不能不说是某种程度上的一种暗示。
关注二:
北南分界线是“火药桶”
在公投前和公投期间,在位于苏丹北南分界线中段北侧的阿卜耶伊地区,倾向北方的阿拉伯游牧民族米塞里亚族与倾向南方的恩古克族接连发生暴力冲突,造成数十人死亡,预示着北南选择“分离”后还存在众多现实问题。
阿卜耶伊地区,一直处于苏丹南北争议问题的漩涡中心。两大部族在过去100多年中多次发生暴力冲突,结怨很深。此外,北南双方对于该地区的归属、地下所蕴藏石油的分配和边界划分都存有争议。
目前在阿卜耶伊这个争议性地区,双方陈兵对峙,阿卜耶伊问题是苏丹北南矛盾的集中体现。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阿卜耶伊则很有可能成为摩擦和冲突的“火药桶”。
关注三:
6个月过渡期很关键
虽然公投结果决定南部独立,北南双方还需要利用6个月的过渡期,就包括阿卜耶伊去向在内的关键议题展开艰苦谈判。
目前,苏丹北南之间仍存在多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包括北南边界的划分、油田归属和石油收入分配、居住在北方的南方人和居住在南方的北方人的国籍,以及国家承担的国际债务如何分摊等问题。上述问题中的任何一个如果得不到解决,都可能导致北南之间重新爆发战争。
石油、水源等问题都是接下来需要谈判解决的争议问题。按照2005年的《全面和平协议》,南部北部对于石油收益分配问题的办法是北南各一半。但这个分配方案是否继续下去,也是北南双方能否和平相处的关键。
关注四:
南部独立困境多
和富庶的北苏丹相比,南苏丹虽然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仍十分贫穷落后,基础设施匮乏,在相当于法国面积的领土上,居然只有38公里的公路铺设了路面,只有2%人口有小学文化程度,文盲率高达85%。南苏丹成为非洲这个贫穷大洲的最贫穷国家。
南苏丹独立只是艰苦工作的开始,而绝非结束。南苏丹经济不发达,极度贫困,民众大量失业,国民经济发展滞后,没有形成体系,独立后,将面临许多问题。
关注五:
公投影响将辐射非洲
公投开始之前,就有评论称,此次公投可能改变非洲和阿拉伯世界的地理及政治版图,苏丹南部一旦独立,恐将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因为索马里、卢旺达、刚果(金)等国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类似问题。
非洲一些国家非常关注南苏丹独立。围绕南苏丹独立所折射出的周边关系、大国关系成为引发的焦点。
是逗号而非句号
南方的柏油道路全长只有38公里。每逢雨季,许多偏远地区道路被水淹没,连续几个月,救援食品每天只能依靠空投送达,直到旱季到来,车辆才得以沿着崎岖得“可以让人跳舞”的道路运送救援物资。
尽管自然条件适合农业种植,但由于百姓缺乏技术,蔬菜水果仍大部分依赖从邻国进口。公投期间,由于进口相对减少,南方各州一些主要粮油商品价格上涨50%。
正因如此,包括格兰迪在内的许多联合国官员说,南部要实现自主快速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农业和基础设施问题,否则,摆脱对外界的依赖是不可能的。目前,联合国共有儿童基金会、开发计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等20多个组织在苏丹南部致力于各领域的发展。
“我们的目的不是取代政府,而是在政府的发展框架内提供科学建议和技术支持。”格兰迪说。但她同时提醒,南方政府不能对发展过于心切,建设决策必须谨慎,防止把宝贵的石油收入用在不切实际的项目上。
“比如,相比花巨资建立的可能只有富人才能看得起病的大型医院,培养赤脚医生走村串巷给穷人看病的需求更为紧迫”,格兰迪说,“脱离普通民众利益的决策将带来严重后果。作为联合国官员,我们经常向南方政府领导提建议,特别提醒他们借鉴中国经验。”
另外,由于南方10州存在几百个部落,部规、族规和首领在当地事务决策、争议仲裁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果没有首领支持,政府政策很难得到执行。部落间经常为争夺有限的水资源、草场和粮食发生冲突。如何照顾各方利益,维护南方宪法的权威,实现“中央”政策法规与各部落实际情况的统一,这对斗争经验丰富但缺乏执政经验的“苏人解”来说也是一大考验。
北南苏丹和国际社会必须共同努力,避免两个苏丹、尤其是南苏丹成为“失败国家”,并心平气和、公平合理地协商好、处理好石油利益分配、水源和领土纠纷。惟如此,才能合则好合,散则好散,才能真正实现和平共处,共同繁荣。
(《东方新闻周刊》2011年5月9日创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