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焦虑 中产的焦虑正是中国的焦虑
当CPI突破3%的通胀警戒线时,中产们也许感受不到这一数字带来的生活压力。
猪肉涨了,可以吃牛肉;大米涨了,可以买面粉;咖啡馆提价了,可以在家里喝;房价涨了,可以先租房。这些不过是“中产阶级的幻觉”,以自身生活体验,认为通胀无所谓。
南都周刊年度第27期:通胀焦虑
而如今,房租在多年稳定后也开始蹿升,根据媒体报道,一些城市的房租涨幅超过了20%,这个时候,中产们似乎一下陷入无处可避的境地。于是,曾经还可“隔岸观火”的中产们发现,这一轮通胀,火已经烧向了自己,CPI的上涨让一向对价格不够敏感的中产们开始觉得如此直接而沉重。
如果像有的经济学者说的那样,未来十年,世界都将在通货膨胀中度过。我们该如何避免自己的资产不缩水?况且如今,错综复杂、内忧外患的经济形势下,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通缩的声音也在耳边响起。为此,我们希望从七位知名经济学人的分析中,勾勒出中国未来经济的脉象,通过梳理这一焦虑,发掘出真正的应对之举。
中产的焦虑正是中国的焦虑
中产阶层的焦虑或许正是中国的焦虑。如今,中国经济站在一个尴尬的十字路口,或许我们应该梳理这种焦虑,从产生这些焦虑的元素中,发掘出真正的应对之举。
南都周刊记者_秦旺
就像本届世界杯决赛,西班牙对决荷兰一般,没有到加时赛的最后一刻,谁都不知道冠军的归属。而如今中国经济面临的局势,同样也是复杂得令人难以猜透,本来今年一季度中国创出了11.9%的GDP增速,人们还在担心中国的通胀压力,但随着欧元债务危机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人们担忧的焦点又开始转变成了通货紧缩。
通胀压力不难理解,从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开始,全球经济都处于一个破产和债务上升的过程,这也导致了发达国家消费欲望的下降,从而对严重依赖出口高速增长的中国造成了致命威胁。
于是,我们在2008年,发出令全球叹为观止的 “四万亿救市”计划,2009年开始,取消了信贷规模控制,让商业银行多出了9万亿新增贷款,甚至到今年上半年,仍然有4.6万亿的新增贷款发放。
毋庸置疑,投资保证了中国的经济增速,2009年,中国GDP投资拉动率高达92%,比2008年上升了45个百分点,结果是“保八”成功,在黯淡的全球经济中独树一帜。
不过,这造成的另一个后果是,中国货币数量增长,高于GDP增长20到30个百分点,这使得中国广义货币M2比GDP,在2009年年底达到创纪录的180%左右,这个数据远远超过美国的65%以及日本的110%。换句话说,中国用接近10万亿美元的货币,生产着5万亿美元的GDP,而美国只用 8.3万亿美元,就生产了14万亿美元的GDP。
如此说明一个事实,中国发行了非常多的货币。而货币发多了,同挣了更多的钱,完全是两回事,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所说:“货币数量的急剧增加,只会引发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则会使物价上涨,中低阶层财富减少,导致人心不安。
两次恶性通胀
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共发生过两次恶性通货膨胀。第一次是1988年。由于此前实行的财政“包干”体制,地方政府财政赤字不断扩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货币连年超发行,到1988年四季度,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为2134亿元,比上年同期上涨46.7%。
加之当年又宣布实施物价改革,等于让此前中国压抑了几十年的消费需求,一下子敞开。想象有一天,你手上拿着比原来多50%的钞票,同时还能自由购买原本需要凭票证供应的商品,你会怎么做?自然,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全面抢购潮诞生了,20元的酒一下子涨到200元,人们纷纷抢购能买到的任何商品,连火柴和厕纸都供不应求。
第二次则发生在1993年。当时,全国金融业一片混乱,一些银行把贷款额度全部发光,就倒逼央行要钱, 银行间也大举拆借资金,当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1%,到1994年中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竟达到了惊人的24.1%。
今年5月,中国的CPI同比上涨3.1%,又一次超过3%的通胀警戒线。自2007年开始,中国结束了长达10年的“高增长、低通胀”局面,CPI以每年约5%的速度在上涨,那一年也是次贷危机发力的开始,正是在“救市”背景下,出现了大手笔刺激计划。
这些多发出来的货币,大部分流入了基础设施、房地产以及汽车行业,通过拉升地产价格,加大石油消费,使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