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闻周刊》驻美国特派记者 朱锋
朝鲜战争虽然已经过去60多年,但参与和涉及这场战争的国家都没有忘记这场战争。尤其在美朝之间,至今没有真正地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他们彼此之间的政策更是依然深受60多年前的这场战争的影响。从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署之日起,到冷战结束的1991年,美国的朝鲜政策如同半岛始终存在的三八线上的南北对立一样。
全力保持对韩国军事同盟、防止朝鲜对韩国发动军事入侵、加强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军事存在、保持朝鲜战争时期的联合国军司令部为代表的停战机制、遏止朝鲜“任何形式想要破坏和颠覆韩国”的企图,一直是美国对朝政策的核心。维持半岛现状、遏制朝鲜的挑衅和军事冒险是美国对朝政策的基本方针。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之后,美国保持在东亚防止共产主义扩张的战略重点转向了越南,半岛政策以对朝“防”、“堵”为主。
1991年冷战结束和苏联的瓦解,使得东亚地缘战略格局出现了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的最大变化。与此同时,近50年朝鲜与韩国发展历程的不同完全改变了半岛北南双方军事对峙的基本态势。从1986年开始,韩国的军事力量在总体上开始超越朝鲜。为此,老布什政府支持韩国政府寻求与朝鲜对话、开展北南接触的“和解”政策。老布什政府的朝鲜政策是希望让朝鲜在经济发达和民主化的韩国引导下,演变成亚洲的“东德”,最终实现韩国对朝鲜的瓦解和统一。
然而,1992年朝鲜秘密的核计划迅速取代了美国对朝鲜“和平演变”的幻想,成为了美国对朝政策的首要关注。1993年3月,朝鲜拒绝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特别核查、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半岛局势再度恶化。这第一次朝核危机,直接促成了美朝直接对话。1993年6月,朝鲜外交部副部长姜锡柱与美国东亚事务助理国务卿加卢奇开始纽约对话。1994年6月,美国前总统卡特访问平壤。几经周折之下,1994年12月21日,美朝在日内瓦签署《核框架协议》。
克林顿政府的朝鲜政策可以说是“对话”与“压力”并举。美国希望通过直接关注朝鲜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力求改变朝鲜。2001年1月,小布什政府上台之后不久,2002年10月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随后就有了“六方会谈”。布什政府第一任期的朝鲜政策是同意六方会谈、不同意美朝直接对话;第二任期白宫政策“大回转”,美国直接启动与朝鲜的双边会谈,希望达成朝鲜最终弃核。
然而,美朝关系和六方会谈由于朝鲜拒绝全面核查而陷入停顿。2009年4月5日,朝鲜的火箭试射和5月25日的第二次核试验,更使奥巴马力争重启六方会谈的努力遭受重挫。
总的来说,冷战后美国的朝鲜政策已经从冷战时期防范朝鲜再度成为“侵略者”,出现了解决朝鲜作为“捣蛋者”的实质性转变。美国更多担心的是朝鲜追求核武器对地区与全球核不扩散体制的冲击和破坏,担心朝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技术扩散对中东政治和国际反恐局势的影响,担心朝鲜核问题加剧东亚地区的核扩散。
在策略上,美国在维持驻韩美军和强化美韩军事同盟的同时,出现了组织区域合作、分担责任、共同应对朝鲜核武器威胁的变化。在政策实施的手段上,出现了既主导国际制裁和鼓励进程、又推动美日韩对朝制裁协调、同时鼓励和施压中国积极影响朝鲜弃核与朝鲜行为的变化。美国在半岛的军事行动方针,更是出现了以威慑朝鲜的军事挑衅行动到强化对韩国的“核保护伞”、有可能在朝鲜挑衅时实施军事惩罚、以及协调美韩军事行动、共同对“朝鲜崩溃”前景进行军事干预的转变。
朝鲜战争爆发60多年以来,美国对朝鲜领导人和政权体制深深的不信任,是对半岛和平机制建设必须与未来无核化进程以及朝鲜政权变革过程必须同步进行的认识。美国更没有改变的,是继续在维持和增强美韩军事同盟主导下的半岛局势演变。朝鲜半岛在美国东亚战略构想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朝鲜半岛,仍然是美国维持在东亚安全局势中主导地位不可替代的政治“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