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方企业在苏丹“只采油,不炼油”不同,中国企业不但通过雇佣当地劳工,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而且还帮助苏丹建起了国内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炼油厂,解决了一直以来需要斥巨资购买成品油的难题。“一直以来,中非之间的合作都是秉持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秘书长刘海方副教授强调说。也正是在这种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中国的援非政策让双方真正实现了“双赢”
本报记者余瀛波
本报实习生曾露露
“中国的关税政策帮助我们很多,因为我们生产的都是出口产品。它不仅帮我们打入国际市场,提高我们的竞争力,还吸引到其他投资商来埃塞俄比亚投资,因为这个政策带给他们更多利润。”日前,埃塞俄比亚当地一家皮革厂的行政总监泰德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表示。
11月3日在戛纳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上,胡锦涛主席表示,中方坚持通过减免关税等多种途径,为发展中国家对华出口各类产品创造条件。为进一步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发展,中方愿在南南合作框架内,对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的税目的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
据英国权威杂志《经济学人》报道,在过去10年里,世界上发展最快的10个国家中,有6个是非洲国家。在过去10年中的8年里,非洲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东亚,其中包括日本。另有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已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与此同时,非洲也跃居成为中国第四大海外投资目的地。
那么,伴随着中非关系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关税政策究竟给非洲国家带来了哪些实惠?如今经济获得蓬勃发展的非洲人民又是如何看待中国的援非政策和中国企业的?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秘书长刘海方副教授。
免税政策吸引中企落户非洲,促进当地就业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政治互信基础上,中非双方不断加强经贸领域合作。特别是非洲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中国的免关税、免债务等政策确实给非洲经济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刘教授告诉本报记者,“中国企业到非洲参与投资建设,不论从技术水平还是工业水平,都大大提高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006年11月,胡锦涛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表示,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中国政府推出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对非援助规模,提供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设立中非发展基金,减免债务,减免关税,建设经贸合作区以及加强人力资源、教育和医疗领域的合作等,受惠商品由190个税目扩大到440多个。这其中就包括对乌干达出口中国的皮革制品免税。
2006年在乌干达参加中非学术交流期间,刘海方教授曾参观当地最大的一家皮革厂,后来得知原来这家皮革厂竟是从温州迁到乌干达的。原来,在得知中国政府将向非洲国家减免关税的消息后,皮革厂经理看到了商机,决定将工厂从温州迁到乌干达落户。他知道乌干达当地畜牧业发达,于是便就近解决原料问题。而工厂的产品在出口中国的同时也向欧洲出口,当时非洲同欧洲部分国家也有签订贸易优惠政策,这就大大提高了工厂的收益。
除几位技术人员外,工厂雇佣的都是当地劳工,这不仅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技术工业水平的发展。
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额已逾100亿美元,是2003年末的20倍,涉及农业、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金融业、商业等各个领域,在非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超过1600家,雇佣当地员工逾8万人。
西方“只采油不炼油”,中国基建改善当地民生
近年来,随着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西方国家对中非关系的批评也日渐增多,一些西方国家媒体开始诽谤中国,意图破坏中非关系,最典型的就是形形色色的“新殖民主义”。例如,有欧美学者指责中国在非洲搞“外科手术式的殖民主义”,即以最低限度的破坏攫取非洲的自然资源。
对此刘海方教授坚决否认,“这种论调毫无道理,那些人或许忘了,几百年来西方国家在非洲大陆的殖民正是一部真正的掠夺史”。实事求是的说,中国并非是向非洲发糖的圣诞老人,但绝不是像西方媒体所诽谤的那样搞殖民主义。“一直以来,中非之间的合作都是秉持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刘海方强调说。
这方面有很多事例都可以证明。比如,与西方企业在苏丹只采油不炼油不同,200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苏丹能源矿产业部合资兴建了苏丹喀土穆炼油厂,解决了苏丹一直以来需要斥巨资购买成品油的难题。如今,苏丹喀土穆炼油厂是中国海外最大的一座现代化炼油厂,也是苏丹国内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炼油厂。
统计显示,喀土穆炼油公司利用降解污水绿化了油田周边4万平方公里的草原荒漠。十年里,企业累计投资和捐助公益事业达3228万美元,受益民众超过150万。
喀土穆炼油公司财务部副经理奥马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苏石油合作不仅给苏丹带来了经济发展,还大大提高了苏丹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前苏丹当地人生活困难,吃饭都成问题,整个国家预算的70%要靠外援。经过与中国十年的合作,使苏丹经济出现了很大变化,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刘海方教授还表示,中非在基础设施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令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安哥拉。长达二十多年的战乱致使其基础设施破坏殆尽,外债高筑,发展资金严重短缺。2002年内战结束后,安哥拉俨然就是“一片废墟”、“满目疮痍”。
2003年11月,中国商务部与安哥拉财政部签署了《关于两国经贸合作特殊安排的框架协议》,还与安财政部建立起中安一揽子合作联合工作组机制。
刘教授表示,中安双边协议很好地落实了安哥拉的基础设施建设。时隔5年后,不仅执政党中心地区,就连反对派的据点基础设施都已经很完善。
中国政府和企业积极参与安哥拉战后重建,双边经贸合作发展迅速。据统计,2008年中安贸易总额为253亿美元,其中从安哥拉进口224亿美元,中方向安哥拉出口29亿美元,安哥拉实现贸易顺差195亿美元。
平等和尊重吸引非洲留学生,赴非务工问题待关注
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07年9月底,通过中国政府提供的奖学金,中国共接收非洲50个国家来华留学生约2.1万人次,共接收非洲自费来华留学生约8000人次。目前,我国已成为非洲学生留学主要目的国之一,也是亚洲接收非洲留学生最多的国家。刘教授表示,非洲学生之所以选择中国除了受奖学金吸引,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给了他们平等、尊重。
哈里斯来自津巴布韦,从本科到博士一直在中国留学。毕业后打算与在中国相识的同学、比利时女子赛琳回比利时就业,但因为中国学位在那边不被认可,所以迟迟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这种身份上的歧视,促使一直胸怀中国情结的两人最后决定回津巴布韦从事中非问题研究,以自身经历来看待中国和西方对待非洲的不同态度。
班布来自刚果(金),在来华之前曾在英国当过多年记者,还在剑桥大学读过两年博士,本有着大好前途,但他看不惯欧洲的盛气凌人,恶言破坏中非合作,于是决定来华留学。很快,他就拿到中国政府资助的奖学金,到北大攻读博士。他说,在西方生活多年来到中国后,明显感受到中国给非洲留学生提供的平等、尊重,这是西方无法给的。
刘教授最后表示,中非双方合作成果虽然显著,但要想确保这种良好的关系能够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仍需要双方政府的继续努力。比如,目前整个非洲50多国中,40多国都有华人聚居,其中按照官方统计,南非最多。但很少有人知道,排在第二位的国家是位于西南非洲的安哥拉。
由于富含钻石、石油等资源,今天的安哥拉无论从市场短缺工业还是进口农业现状看,都是一个商机无限的国家,甚至被很多人视为“那里到处都是黄金”。正因为此,使得大批的中国劳工近些年来蜂拥而至,有消息称,目前该国境内中国人已超过20万。
这种局面也造成前往安哥拉的签证变得炙手可热,再加上目前双方的签证制度存在一些“纰漏”,使得一个民工前往安哥拉就要18000元到30000元不等的黑市签证费,远超劳工的个人经济承受能力范围。而即便这些中国务工人员在千辛万苦地远渡重洋后,也还须面对当地的安全隐患问题,这些都需要中国政府加强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