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 ㄧ 欧洲 ㄧ 非洲 ㄧ 大洋洲 ㄧ 南美洲 ㄧ 北美洲 ㄧ 联合国 ㄧ 上合组织 ㄧ 视频 ㄧ 招聘
焦点 ㄧ 军事 ㄧ 财经 ㄧ  娱乐  ㄧ  文化  ㄧ  华人  ㄧ  历史  ㄧ 媒体评论 ㄧ 邮箱 ㄧ 黄页
国内 ㄧ 香港 ㄧ 澳门 ㄧ  台湾  ㄧ  体育  ㄧ  教育  ㄧ  生活  ㄧ 卫生健康 ㄧ 图片 ㄧ 女性
环境 ㄧ 旅游 ㄧ 交通 ㄧ  汽车  ㄧ  科技  ㄧ  房产  ㄧ  博客  ㄧ 环球视野 ㄧ 人物 ㄧ 论坛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山东  河北  香港  澳门  台湾  广东  广西  湖南  四川  青海  黑龙江  新疆  云南  西藏
辽宁  吉林  福建  浙江  宁夏  海南  江西  山西  陕西  江苏  甘肃  湖北  安徽  河南  内蒙古  烟台  淄博  贵州
 
刘鸿田:帖学的守望者
http://www.cinews.com.cn 时间:2011-07-21 来源:东方新闻周刊
 
 
    《书法导报》副总编  姜寿田  
    
     刘鸿田:雪泥斋主,1947年生于山东栖霞。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书法专业,师从欧阳中石先生和孙其峰先生。作品曾五十余次入选和被特邀全国各项展览,并获六届中青展“提名奖”、首届行草书大展“能品奖”、首届扇面书法艺术大展二等奖、文化部第十二届群星奖、七届全国展“全国奖”和山东省第三届书法篆刻展一等奖,被评为山东省首届“德艺双馨”会员、烟台市第八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在已揭晓的“中国艺术市场年度书法家排行榜”上,连续三届(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当选“中国最具影响力百位书法家”和“中国最具升值潜质百位书法家”。《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社会导报》、《中外华人时报》、《美术界》、《文艺报》、《名家》、《北京社会报·人物周刊》和美国《美国文摘》、日本《书道》及菲律宾《商报》等媒体有专题介绍。出版有《当代著名书画家精选·刘鸿田卷》。
     现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书协第四届创作委员会委员、山东书协理事,烟台书协名誉主席。
     从一个长时段的书史眼光来看,当代帖学仍还是处于一个恢复期,尚远远没有达到一个历史高度,这是由几个方面的原因所造成和制约的。一是清代碑学强大的惯性与笼罩所造成的强势碑学观念还对当代书法构成牵制,使帖学发生主体的困难,难以获得独立的发展,并且碑帖结合的泛化观念也造成碑帖的纠结,以致形成一种牢固的定势。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帖学成为跛足的巨人,而碑学则成为俯视群雄的天神。因而在当代碑学与民间书法思潮泛化时期帖学家的地位是颇为尴尬的,他们被视为匠人,一时间好像书法已经完全从古法中获得彻底解放,再也不需要笔法了,甚至打倒王羲之成为书法激进主义者的时髦口号,这是颇有蛊惑力的,没有笔法束缚的书法对于创作主体来说当然是够惬意的,因为这样一来凡操笔遗毫者,人人都是书法家,人人都可以与王羲之叫板,甚至连叫板也不屑。“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这该有多刺激!二是现当代帖学缺乏一个笔法的传承与层累造成的养成期。像海派那样传承有序的帖学流派在其它地域书风中并不存在,而既使是海派在沈尹默、白蕉、周慧珺之后也面临着失传的窘境。当然,当代有学院、有书法专业化的教学训练。但毋庸讳言,这种缺少心性化与传统文化蒙养的纯专业技术训练所培养出的人才,只能称为写手,而不能称为书家。因为书法的先天要求即是技道合一,没有道的支撑,技也不会高到哪里去。一切艺术形态,特别是中国传统艺术都是围绕着人建构起来的,所谓人品高,笔墨不得不高。如谓不信,为什么倪瓒、八大、齐白石、陈子庄寥寥数笔,不计工拙,聊写胸中逸气的花鸟山水古今难有人造其境呢?学院培养的数以千计万计的画家不都在那里“指爪摧折”,“月数丸墨”的旦夕临摹不辍呢?他们应该不会缺少技!所缺者何?答曰:欲究天人合一之道,当代帖学亦如此。

     在山东书坛尊帖者中,烟台刘鸿田是迥出时流者。这不仅表现在形而下的书法实践上,也表现在他对帖学的始终如一的观念固守上。即使是在当代帖学处于最尴尬窘境之际,刘鸿田也始终没有改变他对帖学的信仰,也始终没有抛弃帖学,转换书风、追随众流。这种观念固守,当然并不仅仅是一种对个我书法审美趣味的自恋,而是缘于内心生活的书法价值信仰——信仰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就像为人的德行操守,不能朝秦暮楚一样。从这一立场来说,刘鸿田无疑称得上是一个书法道德理想主义者。

     刘鸿田书法崇尚米芾,这成为他书法立基处。对米芾的心仪,使他将笔法视为无上法门。他认为书法的核心即在于笔法,笔法构成一个书家终生研悟的课题。书法大家与平庸书家的分别就在于,大家是以笔法推动风格的转换,而不是惟造型意志。风格只有从笔法中自然生长出来并随着笔法的嬗变深化而潜移默化,才是具有美学高度的。否则,所谓的风格往往是生硬的奏泊。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刘鸿田提出了他的创作观:经典意识,自我意识,整合意识。这无疑是一种睿识。受长期反传统激进主义思潮的支配,当代书坛对经典的认识存在着严重的误区。这突出表现在,漠视经典,一味强调创新,把经典与创新对立割裂开来,似乎创新就能够包揽一切,这给当代书法造成严重的意图谬误,以致使当代书家造成一种历史错觉,好象当代书法已经可以比肩乃至超越古人了。事实上,离开了对经典的传承,所谓的创新是缺少历史价值的,因为新与好并不能划等号,新也并不意味着价值与创造,新离开了历史的参照,只是一种事物属性而已,与价值判断无关。

      对米芾的尊崇,使刘鸿田的审美触角自然游弋于“二王”帖学一系。在对米芾钻坚仰高的同时,他对“二王”一系帖学也真积力久,用力甚殷。不过,在这同时,他也在保持书法审美的常态中,寻求变化与突破。在这方面,他尤其强调情感、性情的作用。这使他自然走向对草势的探寻,并使其创作呈现出多元而统一的面目。熊秉明认为:“艺术品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变化统一。而所谓的virtaoso,是指艺术家善于变化,而在奇突变化中,他始终掌握主题和整体的统一。”

      在经典价值认同的前提下,刘鸿田的自我意识与整合意识使他勇于冲破典范式的桎梏,而寻求个我化的书法陈述。他一再摒弃书写的惯性状态,而寻求陌生化,性情化的创作审美语言,将冲突与激情引入创作机制,捕捉瞬间性的创作审美体验,从而将创作过程感性化。这种体验式创作常常使刘鸿田处于一种感性激情的勃发,使他臻于亢奋的审美欣悦,在这一方面早年从事音乐创作的经历使他尤重书法的节奏与情感表现并将音乐的节奏与线条的细微表现达成一致。另一方面,书法微妙变化捕捉的稍纵即逝又使他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我便亲眼看到他接连撕掉自己的作品。对刘鸿田而言,书写与创作是有着严格界限的。依他的深厚功力,他可以在短时间轻松自如地写出数张或数十张无大瑕疵的作品,但要创作出一件严格意义的创作性作品却是一种艰难的体验。

      我经常听到刘鸿田说的一句话就是:“书法太难了”。这无疑是对书法心存敬畏之心的表露。这与很多书家自视甚高,甚至目无古人是大相径庭的。对书法的敬畏和高山仰止,使他把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对自己的创作否定的比肯定的多。这应该说既源于一种对书法的崇仰,也源于一种道德意识和心性的澹泊。他像仰望星空一样仰望书法,同时又在低调中不懈而又热烈地探索从事着挚爱的书法;他是一个虔诚的书法古典主义者,但又是一个充满现代探索精神的现代主义者。他把书法变成了一种生存状态,仅就这一点,我便要向刘鸿田致意。

 

人物
 
更多>>
普京入围时代周刊
中国国际新闻网(CIN)11月30日电......
·普京入围时代周刊年度人物候选 斯诺登
·女大学生杨娇阳毕业后回老家务农创业成
·黑龙江女教师张丽莉当选省残联副理事长
·莱温斯基曾想色诱小肯尼迪
·李光耀:对日本未来感到“极为悲观”
·刚果(布)驻华大使:习近平出访将深化
·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逝世
·韩正:上海应成包容度最好城市
·2012东方人物周刊全球年度经济人物
·菲律宾学者论证黄岩岛属中国 称在华无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
·示威民众当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图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去世:传奇CEO谢幕
·松冈环:“我们不应该歪曲历史!”
·“超级总统” 纳扎尔巴耶夫
·刘胜枝:摄影与对美的感悟
·刘鸿田:帖学的守望者
·沈从岐和他的天下第一刀
·范容华等10人荣获“首届中国农村十大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之首张自忠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台湾网 | 外交部网站 | 山东新闻网 | 联合国新闻服务中心 | 上海合作组织 | 东北新闻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环球网 | 台海网 | 凤凰网 | 红网 |

----合作媒体----

中国社会导报 | 中外华人时报 | 每日新闻报 | 世界观察报 | 中国经营报 | 中国社会导刊 | 中国经济导报 | 中国产经新闻 | 环球时报 | 北方周末报 | 美国《侨报》 | 英国《卫报》 | 香港时报 | 东方日报 | 大公报 | 澳门日报 | 每日经济新闻 | 东方早报 | 中国日报 |

财 经 | 体 育 | 娱 乐 | 旅 游 | 招聘 | 每日商讯
Copyright:@2005-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10-88858558 FAX:010-88555588 Email:cinews365@163.com
版权归有:中国每日新闻集团,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网站建设:清木源科技 京ICP备050517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