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inews.com.cn 时间:2010-05-14 14:31:15 来源:中国环境报 |
中国环境报评论员
一个月前的4月14日,强烈地震撕裂了玉树大地,造成了无数房屋倒塌和成千上万人伤亡。虽然地震过去一个月,但是,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画面至今历历在目,灾区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善良纯朴的心灵仍然感人至深。 玉树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部署,社会各界大力支援,灾区人民团结奋战,共同抗击这场自然灾难。环境保护部立即启动了环境应急预案,派出专家驰援灾区。周生贤部长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扎实做好环境应急工作,严查环境安全隐患,严防次生环境灾害,确保灾区环境安全。一个月来,抗震救灾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和阶段性成果,开始转入全面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新阶段。 在我国,人们都知道青海,但很多人未必知道玉树;现在因为地震全国都知道了玉树,但未必知道玉树在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生命之源上的重要性。在我国的生态版图上,玉树居于特殊地位,其灾后重建也因此为全国所瞩目。玉树处于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地区,境内有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同时,由于高原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一旦毁坏难以恢复,因此,玉树生态能否得到保护,关乎当地、关乎全国的生态安全。实际上,由于气候变化、不合理利用等原因,玉树地区已出现比如鼠害、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有的还比较严重。因此,在灾后重建中加强生态保护,对于实现玉树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玉树不倒,青海常青,关键在于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不会有“大美的青海”。在指挥抗震救灾和部署灾后重建工作中,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高度重视玉树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在废墟清理过程中注重环保,按照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科学选择废墟垃圾处理场地和处理方式,绝不能造成对环境的再污染,对生态的再破坏;要求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对震后地质、水文、生态环境等进行科学论证,综合考虑玉树灾区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要求、民族宗教历史等因素,并根据专家论证的意见,采取原地重建、局部避让、重新规划的方式开展重建。为保护三江源,青海省明确要求保护好玉树这块净土,灾后重建要遵循“生态优先,科学规划,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根据灾后生态修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调查评估结果,对灾后重建进行科学规划。由此可见,玉树灾后重建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有良好的开端。 多年来,玉树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自2005年开始,青海省取消了对玉树州的GDP考核,取而代之的是对生态保护建设及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考核。玉树加大了对水、矿产、森林、草原、耕地等重要资源的保护力度,实施了禁采砂金、禁伐林木、减畜禁牧、生态移民和限制虫草采集等一系列限制发展的生态保护措施。玉树拥有丰富的矿产、水能、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如果玉树不顾脆弱的生态环境而大搞开发,是有很大发展机会的,但也会引发一场生态灾难。为了保护全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生态财富,玉树牺牲了自己的发展机会,目前,玉树仍为青海省最贫困、最落后的地区。我们要铭记玉树人民为保护生态所做的默默奉献,更要拿出实际行动来支持玉树的灾后重建。同时,从长远考虑,要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增强重要生态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从制度上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 玉树已经按照绿色发展蓝图开展灾后重建。我们相信,在中央以及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和灾区人民群众的努力下,不久一个崭新的玉树将出现在世人面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