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北大海归教授饶毅和清华大学海归教授施一公联合在美国《科学》杂志撰文,对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提出商榷,声称“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并认为这种体制的缺憾,使得中国近年来研究经费尽管以每年20%的幅度递增,但未能促进、有时反倒阻碍了中国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相关新闻:美杂志刊文质疑科研基金分配体制 科技部反驳)
对此,近日科技部发言人予以反驳,认为文章的指责“与事实不符”,中国对科研基金的分配是符合“国际通行办法”的,并以二位作者本人的事例表明,现行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对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经费和条件保障“给予了大力支持”。
一个体制是先进还是落后,一个机制是“不能促进、反倒阻碍”还是“符合国际通行办法”、“给予大力支持”,的确是个主观色彩浓厚,不易标准化和量化,因此也很难判定是非曲直的问题,两位海归专家的抱怨想来不是空穴不来风,而科技部发言人的辩解也显得理直气壮,掷地有声,如果就这么各说各的,想必说到明年也分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不过此处量化不了,分不出黑白,并不代表这个问题就只能是一笔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账,因为说到底,这个问题毕竟和科学有关,但凡跟科学沾边的问题,总能用科学的办法给解决了。
说到底,科研基金的用途,是促进科研活动和学术活动的开展、深入,尤其是鼓励原创性、理论性和创新性的东西,鼓励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要衡量科研基金是否用得好、用得高效,最准确、最客观的标尺,就是看一下在上述领域,中国模式和“国际通行办法”相比,效率究竟是高还是低。
据国外媒体不久前的推算,中国近年来在科研论文数量上进步明显,上世纪80年代中期排名还不值一提,1996年已排名世界第九,1996-2008年期间逐渐升至世界第四,2008年跃居世界第二,如今则极可能已跃居第一,同样,中国近年来申报专利数也明显增加,这些都表明,中国科研基金数量的增长,还是起到了一定效果。
但与此同时,中国科研机构论文质量的提高和数量的增长间尚存在很大落差,一些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风气不正,论文抄袭或敷衍了事的现象历历在目,许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将论文发表数量当做最重要的业绩考核参数,促使中国科学论文的数量大幅度膨胀,而质量则泥沙俱下。与此同时,尽管专利数膨胀,但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在基础研究、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等最基本、最“硬件”的指标上,中国和科技先进国家间的差距,仍然相当明显。
很显然,中国科研水平在提高是事实,但差距、不足也是事实。近年来中国科研基金投入增长幅度高达20%,而在“硬实力”方面的增速,有没有达到与之相称的水平?如此高的投入,究竟让中国在多少领域真正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个帐,想必不难算清楚。
同样,两位撰文的专家都是“海归”,先后在两种科研基金分配体制下工作过,他们究竟在哪种体制下获得更多、更实在的科研成果,他们本人和科技部,想来同样有一本明帐。
最好的辩材不是口才,不是外国媒体,也不是主管部门的权力和发言权,而是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播种所求,无非收获,批评也好,辩护也罢,最终怕也不免要着落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