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书展的开锣,的确不同凡响。非凡之处,并非嫩模有多么吸引,而是在于一开场,主办方就告诉所有读者,这是一个商业之都的书展。
在中国,读书人给人的印象,从来都是清高的。读书人的门槛,自然就难容三教九流。但是商业之都的书展,则是把看三教九流的,都当成读书人,一视同仁。
书展是出版业的盛事。出版业的本质,就是将社会需要的资讯,传达到有需要的读者手中,书展只是此举的集大成者。从这个角度而言,出版的资讯越多元化,吸引的读者看客越多,书展就越“成功”。
香港是商业之都,书展自然是商业化的书展。商业化最大的魅力,就是用最低的成本,云集最多种类的资讯,然后传播给最大规模的读者群。用嫩模打头阵,用粉丝冲头场,香港书展,门槛很低很有特色,走的却是出版业的“正道”。
嫩模要成为书展的明星,就要出书。嫩模不出书,即便在书展逗留一周,也只是一个读者或看客。嫩模如果出版读物,哪怕在书展逗留一分钟,她就是一个作者。
嫩模的特点就是嫩,能吸引读者粉丝,除了青春无敌的因素外,恐怕暂无长物。嫩模写真无论被称之为色诱,还是添香,反正有卖点有出版物有市场,大摇大摆进入书展,走的也是“正道”,而且万众瞩目。
然而,香港有让人刮目相看的书展,却未必有让人刮目相看的读书人群。
知识改变命运。书的用途当然不在于买,而在于读。海外曾有一个调查显示,世界上最喜欢读书的民族是犹太人,以色列平均每个国民一年要读65本书,俄罗斯每人每年是55本,日本每人每年是40本,韩国每人每年是11本。而香港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每十个香港人中,有三人在过去一年没有看过一本书,另有一半受访者不觉得或不完全觉得读书是一种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