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兰州7月5日电 (记者 朱世强) 穿过老兰州的城门牌楼,一条古韵老街映入眼帘:街头摊贩、民间工匠、茶楼酒肆、皮货杂铺……如此一派明清时期老兰州茶马互市人群熙攘、市井繁荣的商业景象,在建成的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展现无遗。
兰州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5日向媒体通报称,历经两年筹划的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已建成,并将于8日正式开馆。5日,该馆提前向媒体记者开放。
该馆集展示、展演、传承保护等功能于一体,采用实物陈列、场景再现、多媒体等现代手段,全方位呈现了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姿多彩。
走进陈列馆,兰州太平鼓、黄河水车、永登高高跷、微缩古建模型兰州四合院、兰州的剪纸、刻葫芦、泥塑等一批代表性非遗项目,通过多种形式复活了老兰州的点滴记忆。
“再过多年,这些文化遗产就很难会被记忆起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的活态展示将恢复兰州的历史记忆。”兰州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局长范文说。
在陈列馆二楼、兰州鼓子的茶园演艺厅里,戏台的大幕高高卷起,但红柚木制成的古式椅凳已无昔日票友,戏台上更无艺人说唱。然而,观者看到此景都会情不自禁进入“观众嗑着瓜子、听着兰州鼓子、拍手叫好”的历史情景中。
兰州鼓子始创于北宋,系兰州本地民间音乐,其以音乐价值、表演形式、民俗民间文化价值入围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被“复原”了的一条老兰州名巷“双城门”,昔日繁华喧闹的市井生活即刻现于眼前。张贴“哈德门”牌香烟的陈旧海报,硅胶制成的街头摊贩和大汗淋漓锤砸铁器的民间工匠,以及开门迎客的“马保子”牛肉拉面馆、木制大门紧闭的皮货铺……都惟妙惟肖般“镶嵌”在这条古街上,尽显昔日兰州繁华岁月。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曾出现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
兰州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赵中东说,该馆将使观众在充分享受全新视觉盛宴的同时,更深切地感受和领略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和非凡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