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主持例行记者会。
2011年11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主持例行记者会。
问:据报道,美、英、加拿大等国日前宣布了新的对伊朗单边制裁措施,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表示这种做法不符合国际法,不可接受。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方一向反对对伊朗的单边制裁,更不赞成扩大这种制裁,认为施压、制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伊朗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复杂化、严重化,加剧对抗,也不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当前形势下,有关各方应加强对话合作,通过谈判妥善解决伊朗问题。
问:联大三委通过了涉叙利亚人权决议,中方为何投弃权票?为何不支持对叙利亚实施制裁?
答:中方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中方一贯认为,开展建设性对话与合作是促进和保护人权的唯一途径,利用国别决议施压不利于解决分歧。
同时,中方高度关注当前叙利亚局势,呼吁叙利亚有关各方立即停止暴力,尽早开启包容、平衡的政治进程,尽快恢复国家稳定与正常秩序。
问:据报道,日本防卫省称,近日有6艘中国军舰通过冲绳附近海域赴公海训练。请介绍相关情况。
答:据了解,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是进行年度计划内的例行性训练,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符合相关国际法和国际实践。
问:据报道,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将提议中日建立海上危机管理机制,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另外,请介绍中日双方就野田首相访华事宜沟通情况。
答:应杨洁篪外长邀请,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正在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中国领导人及外交部相关负责人将与他会见会谈。
关于你提到的有关问题,双方正就有关事宜保持沟通,有消息将适时发布。
中方欢迎野田首相年内访华,双方正就此加强沟通和准备。
问:昨天,国新办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举行新闻发布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德班会议召开在即,中方对此次会议有何期待?
答:昨天国新办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就此举行了发布会,对相关问题作了详尽阐述。
中方期待德班会议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双轨进程。具体来说,一要明确参加了《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在《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进行大幅度绝对量化减排的安排。二要明确非《议定书》发达国家在《公约》下承担与其他发达国家在《议定书》下可比的减排承诺。三要细化并落实适应、资金、技术转让、能力建设方面的机制安排等。四是发展中国家在得到资金技术的前提下作出自主减排的承诺。
总之,希望各国在2020年前都能够认真履行各自已经做出的承诺,然后在2015年科学评估之后,进一步研究2020年之后如何采取应对措施。
问:据报道,韩方向中方表示,希望中方停止遣返“脱北者”。中方对此有何回应?联合国柬埔寨法院特别法庭近日对前红色高棉领导人进行审讯。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关于非法入境朝鲜人,中方一贯按照国内法、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原则,妥善处理相关问题。
关于第二个问题,中方认为,“审红”是柬埔寨内部事务,外部不应干涉。相信柬埔寨政府会妥善处理好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问:据报道,利比亚过渡政府22日宣布成立。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利比亚过渡政府成立标志着利政治过渡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中方对此表示欢迎。我们希望利政治、经济重建进展顺利,保持社会稳定,实现民族和解,使利人民早日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中方将与利方共同努力,推动中利友好关系持续发展,并愿为利重建发挥建设性作用。
问: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正在访华。土是否将增加向中国的天然气供应?考虑到近期中方与部分东南亚国家在南海等问题上的分歧加剧,中方是否考虑转向与中亚国家加强合作?
答: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正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今天上午,胡锦涛主席与他举行了会谈。胡锦涛主席就发展中土友好合作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进一步推进两国务实合作,深化能源合作,加强交通、通信、化工、组织、农业、医疗卫生、高科技等非资源领域合作等。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土关于全面深化中土友好合作关系的联合声明》和《中土关于土库曼斯坦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增供天然气的协议》。
土库曼斯坦是天然气生产大国,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中土开展能源合作优势互补,潜力巨大。两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致力于扩大和深化该领域合作。目前,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已通过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中国西气东输二线输送至广东省。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将赴广东参加相关仪式。中方愿本着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继续同土方深化能源合作,造福两国人民。
中方一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本着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同世界各地区、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不存在所谓转向中亚国家以“平衡”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问题。
问:中方是否要求利比亚过渡政府对在利遭受损失的中国公司进行赔偿?
答:中方注意到,“过渡委”负责人曾表示,愿意赔偿中国公司遭受的损失。中方赞赏利方尊重中国企业在利利益的积极表态,将继续鼓励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利比亚的战后重建,中国公司在这方面也是有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