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 ㄧ 欧洲 ㄧ 非洲 ㄧ 大洋洲 ㄧ 南美洲 ㄧ 北美洲 ㄧ 联合国 ㄧ 上合组织 ㄧ 视频 ㄧ 招聘
焦点 ㄧ 军事 ㄧ 财经 ㄧ  娱乐  ㄧ  文化  ㄧ  华人  ㄧ  历史  ㄧ 媒体评论 ㄧ 邮箱 ㄧ 黄页
国内 ㄧ 香港 ㄧ 澳门 ㄧ  台湾  ㄧ  体育  ㄧ  教育  ㄧ  生活  ㄧ 卫生健康 ㄧ 图片 ㄧ 女性
环境 ㄧ 旅游 ㄧ 交通 ㄧ  汽车  ㄧ  科技  ㄧ  房产  ㄧ  博客  ㄧ 环球视野 ㄧ 人物 ㄧ 论坛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山东  河北  香港  澳门  台湾  广东  广西  湖南  四川  青海  黑龙江  新疆  云南  西藏
辽宁  吉林  福建  浙江  宁夏  海南  江西  山西  陕西  江苏  甘肃  湖北  安徽  河南  内蒙古  烟台  淄博  贵州
 
本•拉登之死
http://www.cinews.com.cn 时间:2011-07-21 17:37:17 来源: 东方新闻周刊
 
 
       《东方新闻周刊》驻巴基斯坦特派记者  穆罕默德·本·巴萨尔
       《东方新闻周刊》驻美国特派记者  焦东雨
     在“9-11”恐怖袭击事件过去近10年之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当地时间5月1日发表全国电视演讲,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奥萨马·本·拉登已被打死。
     奥巴马说: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特工在巴基斯坦将在“9·11”恐怖袭击事件过去近10年之后,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奥萨马·本·拉登已被打死,行动中没有美国人受伤。奥巴马说:“击毙本•拉登是美国反恐行动上的重大成就。”奥巴马还在演讲中说,美国人民将不惜任何代价团结一致保卫祖国,但不会与伊斯兰世界为敌。
     一名巴基斯坦安全官员2日也证实本·拉登在一次“高度机密的特别行动”中被打死,但没有透露具体细节。此外,巴基斯坦方面还称,在这次特别行动中,美国中央情报局部队还逮捕了多名“基地”组织高级成员和数名阿拉伯妇女。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民航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3000人死于此次恐怖袭击。
     “9·11”恐怖袭击事件是自二战日本偷袭珍珠港以来,历史上第二次外部势力在美国本土上造成伤亡惨重的袭击事件。
 
      “拉登之死”六大悬疑待解
     “拉登之死”迷雾重重,疑团众多,引发世界媒体、专家和全球人民的诸多猜测。
     “拉登真的死了吗?”,塔利班说不相信,权威专家说“DNA也不完全靠谱”,美国至今没拿出有效铁证。还有不少媒体和网友质疑,“死要见尸,为何不公布尸体照片?”、“美国为何要匆忙海葬拉登?”、“击毙拉登时机有玄机吗?”、“击毙拉登符合国际法吗?”。
     正在全世界争论不休之时,美国官方又连连“改口”,对“击毙拉登”40分钟行动细节,进行了反复修改,信息发布前后打架,让世界大惑不解,也遭遇全球诸多质疑。美国信息发布“频现乌龙”,究竟是自己说的“心急误报”,还是如一些分析说的“掩盖真相”?希望这场悬疑大戏最终有个真实的结局。
 
       一、之死是否属实?
      5月1日,在巴基斯坦的“斩首行动”成功之后,美国方面一天之内即匆忙海葬了本·拉登的尸体。此间有报道怀疑这是美方为防止被人“找出破绽”。
     对此,美国总统反恐与安全事务助理布伦南称,美方“99.9%”地确认本·拉登已经死亡。然而,这留下的0.01%的微小余地仍予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塔利班发言人穆贾希德表态称,在美国政府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之前,他们不相信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声明。塔利班方面接触到的“基地”成员也没有证实或者否认这一消息,因此,塔利班将等待本·拉登的助手公布相关信息。塔利班的表态对美国而言可谓重大打击。美国政要曾表示,希望塔利班能在本·拉登死后与“基地”组织划清界限,从而加快阿富汗政治和解进程,为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现在,本·拉登未必已死的流言广为流传,因为在5月8日,拉登再次“现声”网络。
     美方表示已通过多种方式确认了本·拉登的死亡:在打死本·拉登的现场有本·拉登妻子的指认,还有最能令人信服的DNA检测结果。
     但些专家也对权威的DNA检测提出了质疑,称尽管目前的DNA检测技术能让准确的检测结果快速出炉,但用于比对的基因样本却是可能出现失误的关键。加州大学犯罪学教授威廉·汤普森表示,美军将这具尸体与本·拉登妹妹进行DNA的比对,只能证明该尸体属于本·拉登家族、与本·拉登的妹妹关系紧密,但由于本·拉登家族的兄弟姐妹众多,这“很可能出现误导”。
 
         二、美方纠正了“拉丹被击毙”的许多细节信息
     5月3日,白宫承认,围绕本·拉登死于美军之手的经过,早先的说法有不实之处。
     白宫之前曾表示,拉登被击毙时手持武器,并曾向美军开火,与美军特种兵对。,但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又否认了这一说法。美国方面当天改口称,美军海豹突击队发现拉登时,后者其实是未持武器,但进行了激烈的抵抗。卡尼没有说明拉登进行了怎样的抵抗,只是强调:“反抗并不一定需要武器。”至此,拉登“战死”的说法被推翻。白宫的这一改口使得外界怀疑美国一开始就没想过要生擒拉登,而只是想要将其击毙了事。   
     卡尼随后证实拉登随从利用女人当“人体盾牌”的报道也是假的。
 
        三、美不公布尸体照片很蹊跷
     在白宫宣布在巴基斯坦击毙了本·拉登到将其海葬时超过48个小时,阴谋论正在传遍世界各地:
     迅速海葬拉登以及决定不发布其尸体照片的做法是白宫策略的一部分,其目的是防止伊斯兰世界的反感。但是缺失拉登之死的公开证据正引得谣言四起——不仅在巴基斯坦和阿拉伯世界,而且还在欧洲和美国。
     一个被被广泛传播的说法是,本·拉登早已死了好几年,美国通过虚构他还活着的事实来证明阿富汗战争是正当的。”
 
       四、美国匆忙海葬引质疑
     美军方面曾透露,本·拉登被打死之后,美军迅速将其尸体带上停泊在阿拉伯海的“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由于穆斯林的传统是24小时内必须下葬,美军迅速“按传统办事”而对其实行了海葬。
     质疑者认为,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曾宣称,对本·拉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但现在美军快速海葬,这对公众来说本·拉登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美军这么做的动机值得怀疑。如果说是为了尊重传统,美军在2006年的军事行动中打死“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领导人扎卡维后,不仅没有快速下葬,而且还进行了解剖。相比之下,对本·拉登尸体的迅速海葬显得过于草率。有猜测说,患有多种疾病的本·拉登事实上早已死亡。
     美国媒体援引一位资深官员的话说,本·拉登是全世界通缉的头号恐怖分子,找到一个愿意埋葬他尸体的国家会很困难,所以,美国决定把本·拉登的尸体葬入大海。
     迪拜的伊斯兰法典说明官穆罕默德表示:“只有一种情况下能海葬,就是这位教徒死于海上旅程,并且远离陆地。”海葬是一种侮辱性的举动,伊斯兰教的传统是土葬,把尸体放在坟墓里,让尸体头朝麦加的方向。约旦大学伊斯兰法教授库达尔表示“说无人愿意接受本·拉登,这是不准的,穆斯林世界很多人愿意接收他的遗体。”埃及的伊斯兰教学者蒙塔塞·扎伊特表示,海葬本·拉登是为了防止他的坟墓成为圣地,“他们不希望看到本·拉登成为一个符号。”
 
      五、时机有利于奥巴马连任
     奥巴马在5月1日的讲话中表示,美国方面经过数年的情报工作,最终锁定了本·拉登的藏身地点。而布伦南则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了更多信息。媒体几经挖掘,把中情局磨剑数年一招出手的细节描绘得淋漓尽致。但击毙本·拉登的时机也太完美了,完美得令人生疑。
     质疑者称,奥巴马政府目前面临着债务危机、高失业率、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旷日持久,利比亚局势,每一件都是挑战其支持率和总统大选前景的“拦路虎”。而就在他宣布竞选连任后不久,就出现了本·拉登之死这一天大利好消息。而且,今年7月美军就要开始从阿富汗撤离,今年又是“9·11”事件10周年,选择在对奥巴马合适的时机除掉本·拉登,预计能够大幅减少奥巴马在阿富汗政策上受到的质疑,同时拉高总统的人气,热度可能持续到明年年底的总统大选。
 
       六、美国击毙拉登是否合法?
     5月3日,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提供了美国击毙本·拉登的一些新的细节。他说,当美国突击队员在他住所的楼上发现本·拉登时,这位“基地”组织领导人身上并未携带武器。他进行了“抵抗”,至于他是如何抵抗的,我们不得而知。随后美军击中了他的头部并带走了他的尸体。他的这番描述与美国反恐负责人约翰-布伦南5月2日的一番话是相矛盾的。布伦南5月2日说,本·拉登握有武器……因此引发一场激烈辩论:根据美国法律和国际法,美国击毙本·拉登合法吗?
     司法学者约翰·贝林杰指出,2001年国会的一项法律授权美国总统对参与“9·11”事件的国家、组织或个人动用“一切必要和适当的武力”。他说,白宫也指出“根据国际法,采取这种行动是被允许的,因为美国在与‘基地’组织的武装冲突中动用武力是被允许的,而且鉴于本·拉登显然仍在策划新的袭击,这也属于一种自卫的合法行动”。
     肯特大学的律师迪克·格里夫对记者说,这次袭击看起来“像一起没有适当司法程序的法外杀人事件”。他说,甚至连纳粹的战争罪犯都要经过“公正的审判”。英国国防部律师迈克尔·曼斯菲尔德也同样担心“复仇将成为司法的同义词,报仇将取代适当的司法程序”。人权律师柯蒂斯·德布勒说,美军是在没有得到巴基斯坦授权的情况下击毙本·拉登的。“这是违背一个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原则的”。
     美国5月3日承认本·拉登被攻击时并未持有武器,这已引发对美国违反国际法的控诉。
 
      基地二号人物或接手
     “基地”头目本·拉登丧生,使这一组织的二号人物艾曼·扎瓦希里成为接替本·拉登的最大“热门”。
     扎瓦希里1951年在埃及出生。与本·拉登一样,他在上层社会长大,父亲是药理学教授,祖父是埃及著名爱资哈尔清真寺的大伊玛目。1973年,埃及伊斯兰圣战组织成立。当时就读医科的扎瓦希里加入这一组织。1981年,埃及伊斯兰圣战组织成员刺杀埃及时任总统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301人落网,包括扎瓦希里。他入狱三年出狱后,扎瓦希里前往巴基斯坦,参与治疗与苏联军队作战时受伤的阿富汗士兵。正是在那段时间,他与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城市白沙瓦相遇,开始近30年“合作”。作为“基地”二号人物,扎瓦希里在美国联邦调查局以恐怖分子为通缉对象的名单上列在本·拉登之后,居第二位。1993年,扎瓦希里成为埃及伊斯兰圣战组织头目。这一组织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动多起袭击,致使超过1200名埃及人死亡。
     2001年12月,阿富汗战争爆发一个多月后,扎瓦希里的妻子和几个孩子在美军轰炸中丧生。扎瓦希里将美国总统奥巴马视为“死对头”,扎瓦希里称奥巴马是白人的“奴隶”。扎瓦希里是本·拉登的“左膀右臂”,同时是整个“基地”组织的“大脑”。扎瓦希里是美国“9·11”恐怖袭击主要策划人之一。
     在扎瓦希里看来,“基地”应夺取对某个国家的控制权,“如果不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行动只是小规模骚扰”。
 
       拉登之死
       置巴基斯坦于进退两难境地
      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击毙,对于巴基斯坦影响很大。巴基斯坦本身在反恐战争处境就比较尴尬,从政府层面来讲,他是美国的反恐盟友,是配合反恐战争的,也确实做了很多事情。但是从民众角度来看,巴基斯坦是个极端思想比较盛行、也比较有市场的国家,巴基斯坦民间力量和军方与塔利班基地组织有着各种关系,比如巴基斯坦军队内部的很多军官就是极端组织培养起来的,并且在反苏战争中多有合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民众和军队角度上,不乏对拉登和极端势力的同情者,这使得巴基斯坦在配合美国反恐在国内很有压力。此次拉登被打死,其实就是做实了巴基斯坦配合美国、作为美国盟友的角色,这让巴基斯坦成为短期内恐怖分子报复首当其冲的对象。他们的文人政府本身就脆弱,所以说这更加大了政府的压力,把巴基斯坦置于一个进退两难的位置。
     5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访谈中谈及击毙拉登一事时表示,拉登可能在巴基斯坦境内拥有“某种”支持网络,“我们不知道是否有来自巴基斯坦政府的人士,还是巴政府以外的人士”,巴政府必须查明此事。这是奥巴马首次暗示巴基斯坦“政府内部人士”可能曾帮助拉登藏匿,美国政府显露出加大对伊斯兰堡施压的意图。奥巴马对巴基斯坦咄咄逼人的指责,是在暗示将重新检讨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
 
        美欧加强戒备 防范恐怖报复
     为应对本·拉登之死可能引发的报复性恐怖袭击,美国多地警方加强戒备。英法等欧洲国家也要求驻敏感地区的海外机构加强警戒,防止极端分子展开报复行动。
     纽约市2日在时报广场、世贸遗址附近及大中央车站等重要公共场所加强警力,以防止出现新的恐怖袭击。因为纽约市无疑是恐怖袭击的最大目标。洛杉矶警方2日加强了洛杉矶国际机场等重要目标的安全防范,以应对“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之死可能引发的报复性恐怖袭击。警方同时呼吁民众提高警惕,举报任何可疑活动。美国方面5月3日宣布,关闭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和3个领事馆,等待进一步通知。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美国使领馆关闭是担心使领馆成为“基地”及其关联组织复仇目标。
     欧洲多国也加强安全戒备,以防止恐怖分子在短期内可能的报复性行动。英国首相卡梅伦5月2日提醒英国民众,“未来几星期内要尤其警觉”。英国防长福克斯已要求英国无论在本土还是海外的军事基地保持“高度警惕”,警告所有在国外的英国人在公共场合保持警惕。法国总理菲永2日表示,政府已经要求敏感地区的法国使领馆、法国学校及企业加强安全戒备,防止 “基地”组织及其他极端分子借机展开报复行动。德国联邦内政部长弗里德利希表示将重新实行今年2月已经撤消的公共安全措施。
 
        联合国要求美公布行动细节
     联合国人权特别报告员5月6日通过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发表声明,要求美国公布突袭“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行动的具体细节,以判定其是否违反国际人权条约。
     声明说,对恐怖分子应按处理罪犯的标准,依照司法程序予以拘捕、审判和定罪。在反恐行动中,只有为保护生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致命手段。声明要求美国政府说明在发动突袭时是否曾尝试活捉拉登,并公布行动的具体细节,以便特别报告员就此次行动是否违反国际人权条约予以评估。击毙拉登的行动可能给其他国家开创不良先例,使他们在面临灾难性事件时,轻易诉诸武力,而不是通过正常的法律程序来解决问题。
     此前,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皮莱也曾呼吁美国向外界公布击毙拉登的准确事实。她在对恐怖主义行径再次予以谴责的同时,强调反恐行动必须遵循国际法准则。
      (《东方新闻周刊》2011年5月9日创刊号)

 

焦点
 
更多>>
卡梅伦:英国将做
中国国际新闻网(CIN)伦敦12月2日......
·习近平会见卡梅伦:超越价值观差异加深
·李克强举行欢迎仪式欢迎英国首相卡梅伦
·卡梅伦:英国将做中国在西方世界最强支
·英国首相卡梅伦今起访华 中英关系步入
·“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美两大航空公司向中方通报防识区飞行计
·美国建议民航飞机尊重中国东海防空识别
·三亚航母基地控制范围可含整个南海
·我国两航母基地形成南北格局 针对不同
·中美航母战斗群同时现身南海
·中国外交部:日欧都有识别区 为何中国
·我军战机紧急起飞查证识别日美9批12
·空军苏-30歼-11等在东海防识区常
·辽宁号航母首次靠泊三亚某航母军港
·美日侦察舰机接力监控辽宁舰 三国四航
·美战机飞越中国防空识别区 女发言人被
·中国国防部四问日本:究竟是谁在单方面
·中国驳斥日本要求中国撤回防识区的无赖
·日媒称日本军机进入中国防空识别区
·美日台频繁侦测解放军航母舰队穿台湾海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台湾网 | 外交部网站 | 山东新闻网 | 联合国新闻服务中心 | 上海合作组织 | 东北新闻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环球网 | 台海网 | 凤凰网 | 红网 |

----合作媒体----

中国社会导报 | 中外华人时报 | 每日新闻报 | 世界观察报 | 中国经营报 | 中国社会导刊 | 中国经济导报 | 中国产经新闻 | 环球时报 | 北方周末报 | 美国《侨报》 | 英国《卫报》 | 香港时报 | 东方日报 | 大公报 | 澳门日报 | 每日经济新闻 | 东方早报 | 中国日报 |

财 经 | 体 育 | 娱 乐 | 旅 游 | 招聘 | 每日商讯
Copyright:@2005-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10-88858558 FAX:010-88555588 Email:cinews365@163.com
版权归有:中国每日新闻集团,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网站建设:清木源科技 京ICP备050517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