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闻周刊》驻北京特派记者 周子榆
“金砖五国”元首于4月14日聚会中国海南三亚,出席继俄罗斯峰会和巴西峰会之后的第三次峰会,这也是其首次在中国举行的会议。“金砖国家”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在此次全球经济危机中又积极应对,并较早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深得国际社会赞赏,认为新兴经济体的兴起是二战后国际力量对比的转折点,也是发达国家二三百年来掌握世界政治话语权和经济控制权局面逐渐逆转、国际格局孕育重大变化的转折点。
“金砖国家”签署《三亚宣言》
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三亚闭幕,并发表《三亚宣言》,对金砖国家未来合作作出了规划。期间,金砖国家领导人围绕“展望未来,共享繁荣”的主题,共商合作发展,并就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交换看法,金砖国家领导人还决定,2012年在印度举行下一次会晤。
南非作为金砖国家的新面孔首次参会。新“金砖五国”来自各大洲和南、北半球,拥有近30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3%左右,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金砖国家正成为国际舞台上一个上升的重要力量,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扩容是世界外交版图的一大变化。
宣言共32项内容,涉及内容广泛,议题涵盖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经济贸易领域合作、全球气候变化、大宗商品金融市场监管、粮食安全、核能安全利用国际合作等方面,并达成广泛共识,阐明了“金砖国家”未来合作的主要方向。
提及“金砖国家”未来合作的原则,宣言指出,金砖国家将本着开放、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以循序渐进、积极务实的方式推进金砖国家合作,同时重申这种合作是“包容性的、非对抗性的”。
与前两次峰会相比,此次峰会是在全球经济从低迷衰退转向稳定复苏,各国逐渐退出经济刺激政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上涨、热钱和通胀威胁新兴经济体,以及日本地震导致的核电危机等国际重大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下举办的。
因此,《三亚宣言》除了提高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等主张外,还有其它新意,主要有:一是协调了五国在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立场,加强在粮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并呼吁进一步监管大宗商品金融市场;二是五国在促进经贸投资合作便利化方面形成新的思路,并呼吁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和改革,特别是呼吁关注当前新兴经济体面临的跨境资本大进大出风险等。
宣言还就有关联合国改革、当前西亚北非局势、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等问题,表明共同立场,力图为国际和地区形势的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签署金融合作框架协议
和往届金砖国家峰会不同的是,本次峰会有了更多实质性的进展。在金砖国家领导人见证下,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成员行14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共同签署《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金融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巴西开发银行、俄罗斯开发与对外经济活动银行、印度进出口银行和南非南部非洲开发银行等五家成员行将在以下方面加强合作:稳步扩大本币结算和贷款的业务规模,服务金砖国家间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积极开展项目合作,加强金砖国家在资源、高新技术和低碳、环保等重要领域的投融资合作等。
在目前通用的国际贸易中,一般以美元为结算单位。金砖国家一旦在相互贸易中实行贸易本币结算,能有效避免汇率波动,减少风险。分析人士认为,这是金砖国家合作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十年见证成长
“金砖国家”正扮演着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的角色,世界经济增速因此提高了3.7到4.5个百分点。
“金砖国家’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影响巨大,”十年前首次提出了“金砖国家”概念的美国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说,“金砖国家’的经济基调就是这个时代的基调。”
从充满热带风情的三亚,回望“金砖国家”第一次峰会举办地俄罗斯乌拉尔山脉东麓的历史名城叶卡捷琳堡;从当下的2011年,回望十年前的2001年,“金砖国家”在推动国际社会应对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改善全球经济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在许多人的记忆中,现代经济发展史上,金融危机似乎遵循一个固有的模式:发展中经济体陷入困境,发达经济体扮演救世主的角色。
不过,这一次却不同。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而“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正是造就这一历史性变迁的根本原因。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经济在危机时刻的“逆流而上”,不仅推动了二十国集团成为世界经济新掌门,更让“金砖五国”多边合作机制得到空前加强。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中,“金砖国家”是发挥稳定作用的压舱石;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时,“金砖国家”是推动增长的发动机;在全球谋划后危机时代格局时,“金砖国家”是新路径的积极探索者。对全世界来说,这是一块极具建设性的“金砖”。
在危机最严重时期,“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经济总体保持稳定,扮演了压舱石的稳定作用,有效弥补了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留下的缺口,对经济危机起到了极大的缓冲作用。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狂风暴雨过后,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世界经济逐步趋稳,并缓慢复苏。但发达经济体依然步履蹒跚,美国经济弱势复苏,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元区开始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而日本经济则依然处在长期以来的通缩阴影之下。
世界经济从危机中重新上路,缺乏传统上发达经济体的推动,还有谁可以担当发动机的重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出的一张增长成绩单,对这一问题作出了很好的解释。得益于“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的强劲增长势头,世界经济在2009年遭遇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下滑之后,2010年增长5.0%,增速几乎接近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其中,发达经济体仅增长3.0%,发展中经济体增长7.1%,而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五个“金砖国家”的增长率分别为10.3%、9.7%、7.5%、3.7%和2.8%,几乎全部高于发达经济体的平均增速。
奥尼尔说,“金砖国家”正扮演着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的角色,得益于“金砖国家”经济较快增长,世界经济增速因此提高了3.7到4.5个百分点。
“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中,新兴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贡献了近60%的增长,它们的增长贡献大于发达国家,其中,‘金砖国家’的贡献就占了1/3,”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中心主任洪平凡在《东方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据估计,未来五年中,新兴经济体将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56%,而“金砖国家”将至少占其中的40%。可以说,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名副其实的发动机。
互利共赢的“金砖”
团结协作、互利共赢是“金砖国家”给予世界的启示,也是一条现实的合作之路。
曾经有人问奥尼尔,如果他当初没有提出“金砖国家”的概念,“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还会发展到今天这样吗?
“我猜如果没有我的干预,‘金砖国家’也会组成一个集团。”奥尼尔曾专门撰文解释说。
“金砖国家”以其互利共赢的双边、多边合作,雄辩地告诉世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诞生绝非偶然。
巴西的阿苏“超级港口”项目,就是“金砖国家”互利共赢合作的明证。
从巴西第一大城市里约热内卢往东北280公里,是巴西国内目前最大的工程建设工地——阿苏“超级港口”项目的所在地。从2007年开始,巴西首富、身价超过270亿美元的企业家埃克·巴蒂斯塔,开始斥资16亿美元在阿苏打造一座“超级港口”。预计到2012年港口投入运营后,它将成为巴西乃至南美名符其实的“超级港口”:港口每年可以处理6300万吨铁矿石,1000万吨钢铁产品,1500万吨煤,500万吨干散货和750万吨一般货物……
近年来,中国和巴西之间的经贸、投资、能源等各领域务实合作深入开展,巴西的铁矿石、原油和大豆,如同巴西的足球一样,在中国受到欢迎;而“中国制造“则日益成为巴西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据统计,2009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五年间,中国和巴西之间的双边贸易额增长了两倍,达到360亿美元。2010年,双边贸易进一步增长。
2009年4月中旬,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前,胡锦涛对巴西进行了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中国和巴西签署了中国武汉钢铁公司在阿苏港附近投资建厂的合作协议,总金额高达50亿美元。
时任巴西总统的卢拉说:“这是中国在巴西金额最大的投资项目,也是中国钢铁行业在海外的最大投资项目。”与此同时,中国汽车企业也在考虑在阿苏港口附近建厂。
三亚峰会前,卢拉的继任者、巴西新任总统罗塞夫也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进一步加强双边各领域务实合作,以更好地造福于两国人民。
中国和巴西之间的互利合作,绝非偶然,它是“金砖国家”间互利合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和南非之间的经贸、能源、投资等领域合作,也深入开展。与此同时,巴西、俄罗斯、南非和印度相互之间的经贸合作也在不断扩大。
有人说,“金砖国家”之所以能走到一起,是因为它们“太像了”,同时也是因为它们“太不像了”。
在后危机时代,“金砖国家”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挑战,它们分享着关于发展的共同梦想,它们共同期待着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在后危机时代,“金砖国家”之间的发展优势互补,中国以制造业取胜,被称为“世界工厂”;印度以服务外包业见长,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巴西是“世界原料基地”,农产品和矿产资源丰富;俄罗斯是“世界加油站”,能源工业发达;而新加入的南非则是非洲大陆经济最发达国家,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坚实的工业基础。五国携手合作,恰可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利益共享。
志同才能道合,双赢才能持久。
下一块“金砖”
随着南非的加入,“金砖国家”的数量更多了,块头更大了。“金砖国家”在自愿、互利共赢的前提下,大门总是敞开的。
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的新成员,南非总统祖马出席了本次峰会,并签署加入该机制的正式文件。有分析称,南非作为“新成员”首次亮相,使三亚峰会具有特殊意义。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如何与南非互动,南非将为其他四国提供什么样的合作新机遇,以及彼此交流和协调的效果如何,这些都是非常令人感兴趣的“看点”。
随着南非的加入,“金砖国家”的数量更多了,块头更大了。正如“金砖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的那样,“金砖国家”既不是针对西方国家的“俱乐部”,更不是封闭排外的“小集团”。“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开放的,是透明的。“金砖国家”在自愿、互利共赢的前提下,大门总是敞开的。
“金砖国家”各具特色而又非常成功的发展道路,打破了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所谓“华盛顿共识”的枷锁,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树立了榜样,增强了信心。
由美国经济学家和政府主导的“华盛顿共识”,核心是快速的市场化和私有化。但拉美国家和东欧转型国家,在实施“华盛顿共识”时,均遭遇到水土不服的难题。相反,饱受危机困扰的东南亚国家和拉美国家,在摆脱了西方在其发展道路上的说教之后,反而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最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中较少受到冲击。
在“华盛顿共识”之后,有人提出了“北京共识”,虽然这一提法还未得到广泛确认,但毫无疑问,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以其成功的发展经验,必将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产生一种并不强加于人的示范效应,而这种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共识,也许可以归纳为后危机时代的“金砖国家”共识。
“金砖国家”的发展历程,正对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产生吸引力:不管你曾经多么落后,不管你曾经遭遇过多少危机,只要能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未来就是你的。
在许多分析人士看来,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都有可能成为下一块“金砖”。
一个无须得到美国应允的世界正在形成?
中国是否正纠集金砖国家打造反西方同盟?在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中,这是一个没有明言却又最迫切需要答案的问题。该文章将金砖国家14日发表《三亚宣言》看做一群“被遗忘的大国”在中国领导下,对国际格局中“传统权力委员会”的一次颠覆。宣言中有关提高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言权、呼吁各方和平解决利比亚危机的内容都被视为“颠覆旧体制”的证据,而呼吁“建立稳定、可靠、基础广泛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更被视为对美元地位和华盛顿金融政策的直接打击。该报称,比起金砖国家以往的声明,《三亚宣言》言辞更硬更具体,文章还说,中国已不止一次挑战现有国际体系,金砖峰会给中国提供了推动自身计划的国际战车。
《华盛顿邮报》文章中有一段对中国学者金灿荣的采访,金灿荣说,“金砖五国经济总量占世界GDP的18%,但在现有国际经济体系下,这些国家只是运动员,而不是规则制定者和裁判,如今,金砖国家打算进入裁判委员会”。金灿荣4月15日对记者说,《华盛顿邮报》当时向他提的问题正是“金砖国家是否在抱团对抗西方”,他回答说这些国家没有这样的意愿,对方于是又追问,在客观上,是不是每遇到重大问题,金砖国家就会同西方不和?
2001年,高盛经济学家奥尼尔在提到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这4个“经济实力比赞比亚强得多却又算不上富国”的大国时,为图省事把这些国名的首字母凑在一起,创造了最初的“金砖(BRIC)”概念。但自2009年4个国家形成定期会晤机制,并在国际重大问题上趋于寻求共同立场后,西方看待它的眼光变得警惕了。2010年,“金砖国家”提出提高新兴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发言权时,美国“政治漫画”网刊登了这样一幅漫画:一辆配备拆房机械的卡车堵在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门前,车上除了写有金砖四国的国名,还有“打破富国垄断”的标语。
“一个无须得到美国点头应允的世界。”美国《外交政策》以此为题的文章说,当金砖国家领导人齐聚三亚时,北约正在为利比亚战略争执不下,虽然把世界上最强大军事同盟与一个分歧或许多于共识的松散新兴国家组织相提并论,就像拿不相干的苹果和荔枝比来比去,但当这两个事件摆在一起,确实能让人感到20世纪的制度和理念正让位于21世纪的制度和理念,新兴国家相信,“历史在他们一边”。
“金砖国家”真在打造反西方同盟?俄罗斯《生意人报》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该报称,“金砖国家”都不愿西方把持整个世界,巴西总统罗塞夫在会上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的治理沦为美欧间的系统性循环表示不满。未来,金砖国家将成为反映非西方世界利益的中心。而印度著名战略分析家拉贾·莫汉撰文说,金砖国家从未就机制和会晤提出什么“崇高的目标”,是批评者给它加上了“反西方”这样的标签。“金砖国家”其实都想与美国建立特殊关系,这是“多极化世界中的一个政治玩笑”。
一名参加博鳌论坛的南非代表团成员4月15日对《东方新闻周刊》说,金砖国家加强协调不为对抗西方,而是出于现实需要,在未来的G20峰会上,各国可能就重大议题通过国际条约,如果协调不力,新兴国家很容易在今后的国际经济行为中违规。当日,金砖国家媒体大都称赞峰会成功。《印度时报》说,金砖国家集团虽未正式成形,成员国缺少共同的文化和政治背景,彼此间也有分歧,但峰会是寻求国际新秩序的良好开端,该组织未来将可能吸引更多新兴国家,哪怕这会导致失去现有顺口的称呼——“BRICS”。俄《晨报》说,梅德韦杰夫在峰会上开玩笑说,“不知道是谁想出金砖的称呼”,他提议用五国俄语国名首字母排列,将金砖五国改名为“裤子五国”。梅德韦杰夫说,“这名字不差”。
(《东方新闻周刊》2011年5月9日创刊号) |